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坐在行驶着的汽车里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树木 B . 地面 C . 天空中的云    D . 乘客坐的汽车
2、下列单位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 18cm=18×0.01m=0.18m B . 18cm=18÷100cm=0.18m C . 18cm=18cm÷100=0.18m D . 18cm=18×0.01=0.18m
3、一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出一物体的长度为10.4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估读值为0.05cm B . 真实值为10.45cm C . 可测量的实际值为10.45cm D . 没有正确的说法
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伸出桌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音叉发出的声音(   )

A .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6、如图中是不同的声音输人到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 B . 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甲声音的响度最小 D . 丁声音属于噪声
7、如图,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图中,试管A和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烧杯B放在火上加热,使烧杯B中的水沸腾,再继续加热时,(   )

A . 试管A内的水会沸腾 B . 试管A内的水不会沸腾 C . 烧杯B内的水会沸腾,但不吸热 D . 试管A内烧杯B内的水都不会沸腾
9、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经常会遇到冰糕粘舌头.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
A . 熔化 B . 凝固 C . 蒸发 D . 凝华
10、要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在下列方法中,能减小误差的最好方法是(   )
A .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 B .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 . 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即可求出一枚硬币的厚度 D .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几个实验现象中能够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   )
A .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 .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 .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 .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2、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 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 .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这是汽化现象
3、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B . C . D .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       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2、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的        (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如图2,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4、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距离(S)﹣时间(t) 图象.该物体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m/s.

5、如图所示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

6、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6.8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s,你能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四、综合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本实验的原理:      
(2)本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3)用刻度尺测出S=72cm,用停表测出t=2s,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
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外焰”).
(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      (选填“A”或“B”)套装置.
(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的相同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      (填“相同”或“不同”),图      (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是由于发生      (物态变化).
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 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是因为钢尺振动的      改变;若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声的音调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想一想:该实验还可以探究声现象中的那些实验?如:      .(写出一个便可)


4、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
(4)图象中DE段是      过程.
5、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变成水是      过程需      热.

6、小明在跑百米时,前一半路程以8m/s的速度运动,后一半路程以10m/s的速度运动.(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求:
(1)小明在通过前一半路程、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各是多少?
(2)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天津市红桥区第二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