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
B . 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 . 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可能静止
D . 摩擦力一定跟运动方向相反
2、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它到温州市直线距离为356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历时8小时20分钟到达钓鱼岛,航行了48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8时20分是指时刻
B . 8:00是指时间间隔
C . 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
D . 由于海监船比较大,所以不可能将它看成质点
3、运动员参加110米栏比赛,11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2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10 m/s
B . 11 m/s
C . 6 m/s
D . 12 m/s
4、从某建筑物顶部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落地前的1s内下落的高度为建筑物高的
,则建筑物的高度为(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 )

A . 20 m
B . 24 m
C . 30 m
D . 60 m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 .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 .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D .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 , 则( )
A . 物体在某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B . 物体在某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 . 物体在某一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2m/s
D . 物体在某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m/s
7、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B . 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
C . 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D . 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
8、用30N的水平外力F,拉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20kg的物体,力F作用3s后消失,则第5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 . v=7.5 m/s,a=1.5 m/s2
B . v=4.5 m/s,a=1.5 m/s2
C . v=4.5 m/s,a=0
D . v=7.5 m/s,a=0
9、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同种材料不同质量的物体压到一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物体保持静止,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B . 若物体保持静止,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C . 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D . 若物体沿墙壁向下滑动,则质量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10、甲、乙两物体在t=0时的位置如图(a)所示,之后它们沿x轴正方向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b)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 t=2s时甲追上乙
B . 在前4s内甲乙两物体位移相等
C . 甲追上乙之前两者间的最远距离为4m
D . 甲追上乙时的速度大小为8m/s
11、在水平地面上放有一木板,木板上放置一物体,用水平力F=10N拉木板,使它们一起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那么木板受力的个数是( )
A . 6个
B . 5个
C . 4个
D . 3个
12、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1拉物体向前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向前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f1和f2的关系为( )
A . f1>f2
B . f1<f2
C . f1=f2
D . 无法确定
13、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 都等于
B .
和0
C .
•
和0
D . 0和
•






14、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一物体的重力分解为Fl、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B . 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
C . 物体只受重力mg和弹力N的作用
D . 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15、物体的加速度有两个表达式a=
和a=
,关于这两个表达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
B . 前一式表示a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后式表明a由F与m决定的
C . 两式均为矢量式,前一式中a与△v方向相同,后一式中a与F方向相同
D . 两式均为矢量式,但a、F、v的方向一定相同
1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书的重力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
B . 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产生的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他们平衡了摩擦力,用天平测出小车的总质量,用细线所挂钩码的总重代替小车所受的牵引力大小F.
(1)他们还在实验时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 . (1)
A . 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 . 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 . 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使细线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
(2)实验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O、A、B、C、D是在纸带上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的点未画出,AB、CD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 ,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3)如表录了小车质量一定时,牵引力大小F与对应的加速度a的几组数据,请在图丙的坐标中描点作出a﹣F图线.
钩码个数 | 1 | 2 | 3 | 4 | 5 |
F(N) | 0.49 | 0.98 | 1.47 | 1.96 | 2.45 |
a(m•s﹣2) | 0.92 | 1.68 | 2.32 | 2.88 | 3.32 |
(4)实验中画出的a﹣F图线与理论计算的图线(图中已画出)有明显偏差,其原因主要是 .
2、一根轻弹簧(不计弹簧自重),长度是10厘米,用2N力拉时伸长1厘米,若两端各用1牛力压缩时,则此时弹簧的总长度为 厘米,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小球的重力为12N,绳子OA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37°,OB水平(sin37°=0.6,cos37°=0.8,tan37°=
,cot37°=
);试求


(1)绳子OA受到的拉力.
(2)绳子OB受到的拉力.
2、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其质量为m=1kg,受到水平推力F=10N作用,使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2s后撤去推力F,若物块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μ=0.4,求:
(1)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在地面上运动的总位移.
3、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试根据此两图线求出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多少?
4、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倾角为37°,F=10N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当t=5s时撤去F,(g=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
(2)撤去F后,物体还能滑行多长时间?
5、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能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上以a=2.0m/s2匀加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滑块,使之由静止开始在t=2s内能沿斜面向上运动位移s=4m.求:(取g=10m/s2)
(1)滑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推力F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