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 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 B . 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 . 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 . 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2、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弄(shì)    斜(jī)     黄(yùn)    粗(cāo) B . 谷(bǐ)     菡(dàn)    脸(jiá)    和(yīng) C . 落(zhuó)   拼(còu)    开(zhàn)   油(líng) D . 告(dāo)    蔽(yìn)    笑(nì)     时(shà)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是一项是(    )
A . 朗润    抉别    小心翼翼    呼朋引伴 B . 诅咒    狼狈    众目睽睽    绌绌逼人 C . 点缀    覆盖    美不盛收    喜出望外 D . 渊博    书塾    淅淅沥沥    截然不同
4、下列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 , 忙的不亦乐乎。 B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C .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两个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D . 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5、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你的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 . ④①③②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②①③ D . ①③④②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C .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D .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二、默写(共1小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游子思乡情切的句子是“            。”
(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                  
(4)曹操的《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出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句子是: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语言表达(共2小题)

1、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仿写一句,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柔风和云雀;春天            ;春天从山间喧闹地奔了过来,化作溪流和湖泊。

2、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说说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四、名著导读(共1小题)

1、名著阅读。

你为班上同学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①   ;有表现他与师友交往的   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   ④      ⑤   , 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②      ;③      

(2)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⑤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不亦                ②人不知而不      

③吾日三吾身            ④不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吾日三省吾身”从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
(4)经过两千多年,《论语》中的语句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它对你的启发。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散文《秋天的怀念》,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他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2)文中划线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      
(3)对第⑥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 . 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 . 正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 . 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4)说说文中划线的动词“挡”为什么用得好。
(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6)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的”三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趾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

    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

    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

    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 . “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的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 . 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 . 小驴不让奶奶知道自己的鞋,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2)“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

(4)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5)请你站在父母亲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的角度,给小驴的父母发一条短信,劝说他们多关心子女、关照家庭。或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条公益广告。

七、命题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

掌声,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词。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和鼓励。

你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感染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耕耘打动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

你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可以是非凡人士或普通人物:还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或朋友……

请以“我把掌声送给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提示和要求:①自定角度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卫辉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