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áng)褓    (sǔn)落     强(guō)不舍     尽职守(kè) B . (yú)词       (xiè)渎     重(dǎo)覆辙     气吞(dǒu)牛 C . (ráo)      (ruì)智     (nǎo)羞成怒     一代天(jiāo) D . (gòu)当      (1íng)驾    (mèi)上欺下     断章取(yì)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B .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C . 《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D .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130篇。
3、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 . 词题为“壮词”,“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壮阔的战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 . “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 . 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与之前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情感由雄壮变得悲壮,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悲愤跃然纸上。 D . 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二、默写(共1小题)

1、古诗文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3)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陛下亦宜自谋,                        。(诸葛亮《出师表》)
(6)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现戍边将士思家却不能归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三、书写(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喜欢出发。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深深的A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

       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浪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即便这样,我依然喜欢。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B的目标。

       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

(1)请为文中A,B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留恋  流连    高远  高大

A.      ;B.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

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诸军军郿,遣张邻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一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三国志·魏书》)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②军:驻扎。③迁:升迁,升官。

(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B .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 .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 D .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      

④司马宣王汉水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A . 征行  自比于管仲、乐毅 B . 其计  子午道南入 C . 南郑  大霖雨三十余日 D . 遂伐之  枉驾顾之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5)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依据乙文作答。
(6)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五、名著导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奉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选段表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2)请联系原著,说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因是什么?并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鲁达打死镇关西后的去向。
(3)面对恶人,粱山好汉举动各有不同:对李鬼,李逵先助后杀;对蒋门神,武松先赶后杀:对郑屠,鲁达置之死地。请结合相关情节,简析李逵先助后杀和武松先赶后杀的原因。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分级教材

任翔

       ①近些年,传统丈化教育受到高度重视,新版语丈教材增加古诗文比例更是受到多方关注,这是一件好事。在此基础上,应有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配合语丈、历史等学科的渗透,以形成立体化的教育格局,有序、有效地推进传统丈化教育。

       ②关于传统丈化教育,仍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厘清,内容遘选仍缺乏系统思路。比如,在认识上.学校与社会教育尚未很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教育价值。有的将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予“四书五经”,有的将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讲历史知识.有的将传统文化简化为民俗民风、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缺乏对传统文化中蕴合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之涵养垃阐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对丈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解还不到位。传统丈化教育既要注重对传统丈化的学习、认知和弘扬,更要注重培育青少年的文化创造力,让他们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为未来文化的创新创造奠定一定的基础,这些是当前我国传统丈化教育普遍缺失的。

       ③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除了要切实抓好教师培养培训外,在庞杂的传统丈化中提炼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再将筛选出的教育内容分级分层落实到体系化的传统文化读本中,是一个好的抓手。笔者通过对我国学科分化以来传统文化教材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传统丈化内容比较零散,体例大同小异。特别是在近些年出版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中,尚未发现一套真正体现以青少年为主体、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读本。因此,亟待编写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传统丈化教育分级教材,以确保传统文化教育有序、有效地开展。

       ④这样的传统丈化教材,可以依据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标准,按照伦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文学艺术教育三大板块,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系统编写。形式上,可以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级教材、二级教材、三级教材、四级教材进行分级。当然,为贴合国家教育的分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依照教材编排的内容梯度与能力层级,也可以将四本分级教材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启蒙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初级教材、中国传统丈化教育中级教材、中国传统丈化教育高级教材。在总体编排上,四个分级教材每项内容形成序列,各项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达到分则序列清晰、合则相互为用的效果。

       ⑤总的来讲,教材编写要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传承为基础,以民族精神的薪尽火传为核心,引领青少年由知识层面的学习向情感的陶冶、素质的提高、智慧的增长、品德的养成逐步提升,引领青少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于识字读书,进于志修身,成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优秀传统丈化分级教材应当既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又符合传统丈化教育教学规律,既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又能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员修习统丈化的需求。

(选自《光明日报》2017.9.14)

(1)本文的中心的论点是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依据本文内容来看,为什么亟待编写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传统文化教育分级教材?
(4)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传统文化教材编写要注意的事项。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①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②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⑥可是有一日,一个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几乎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⑨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⑪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原文有删改)

(1)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
(2)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3)第⑤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这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了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
(4)第⑩自然段中,“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

七、命题作文(共1小题)

1、作文:
       请你以“不负最美的时光”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