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公孙(yǎn)        丈夫之(guān) B . 妇之道(qiè)      亩(quǎn) C . (yuè)          法家士(fú) D . 益(céng)         忧(huàn)
2、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译: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B . 行天下之大道。(译: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 C . 曾益其所不能。(译:增加他所不能干的事情。) D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威武不能 B . 饿其体肤 C . 所以动心 D . 一怒而诸侯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富贵/不能淫 B . 必先/苦其/心志 C . 舜/发于/畎亩之中 D . 曾益其/所不能
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 . 《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B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C . 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6、对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空乏其身      空乏:资财缺乏,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B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 . 入则无法家士      拂:同“弼”,辅佐 D . 人恒 , 然后能改    过:错误
7、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 . 拂:违背 B . 动:使……震撼 C . 曾:同“增”,增加 D . 益:好处

二、书写(共1小题)

1、下列各语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B .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C . 所以动心韧性,曾益其所不能。 D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其他(共2小题)

1、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人恒 ,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 . 人恒             过:过失,过错。 B . 而后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 . 而后             喻:明白,了解。 D . 入则无法家士     拂:通“弼”,辅佐。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当窗理云鬓,对镜花黄。帖,通“粘”,粘住。(《木兰诗》) B . 两岸连山,略无处。    阙,通“缺”,空缺。(《三峡》) C . 入则无法家士。        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 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

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

1、《〈孟子〉二章》选自《      》。孟子,名      ,邹(今山东邹城)人,      时期      家,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2、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肢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乙】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 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选自《留侯论》,有删节)

【注】①挟持:内心怀有。②项籍:即项羽。③轻:轻易。④弊:疲弊。⑤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⑥淮阴:指韩信。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
A . 必有人之节     能面刺寡人之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 . 匹夫辱         自非亭午夜分,不曦月(《三峡》) C . 而其志甚也     亲贤臣,小人(《出师表》) D . 而轻用锋       既出,得船(《桃花源记》)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卡面句子。

①卒然临之而不惊。

②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能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

(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      ;【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