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第7课《陈情表》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共20小题)
1、下列句子朗读,不正确的一项( )
A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B . 屈/贾谊/于长沙; 声断/衡阳/之浦
C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 . 龙光/射/牛斗之墟; 宾主/尽/东南之美
2、找出两个加线字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
A .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 . ①臣之辛苦 , 非独蜀之人士及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 . 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②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D . 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谨拜表以闻
3、下列加线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遂见用于小邑 见:表被动
B .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C . 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待
D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
4、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谨拜表以闻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以八千岁为春 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⑧耕植不足以自给 ⑨诸侯以惠爱为德 ⑩倚南窗以寄傲
A . ①②/③⑥/④⑦⑩/⑤⑨/⑧
B . ①④/②③/⑤⑦⑩/⑥⑧/⑨
C . ①④/②⑥/③⑦⑩/⑤⑨/⑧
D . ①⑥/②④/③⑦⑩/⑤⑧/⑨
5、下列各句中不包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C .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D . 放浪形骸之外
6、下列选项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
B . 逸兴遄飞 遄:迅速
C . 怒而飞 怒:愤怒
D . 门衰祚薄 祚:福分
7、下列各选项中对加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动词,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
B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病情)
C . 穷兵黩武。(名词,战争)
D .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背,背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寻蒙国恩 寻:不久
B . 猥以微贱 猥:辱,自谦之词
C .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
D .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辞:辞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且臣少仕伪朝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B . ①臣以供养无主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C . ①急于星火 ②龟玉毁于椟中
D . ①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②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10、选出各句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 .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C .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更加
D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11、下列加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 . 臣以险衅,夙遭阂凶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 .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2、下而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
①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②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③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⑤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A . ①④⑥
B . ②③⑤
C . ①③⑥
D . ②④⑤
13、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夙遭闵凶 夙: 早时
B . 躬亲抚养 躬: 亲自
C . 终鲜兄弟 鲜: 少
D . 行年四岁 行: 行走
14、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慈父见背 风吹草低见牛羊
B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 . 至于成立 奉晨昏于万里
D . 而刘夙婴疾病 爽籁发而清风生
15、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尤甚:更严重
B . 过蒙拔擢 , 宠命优渥 拔擢:提拔,提升
C .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共鉴:共同审察
D .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庶:差不多
16、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 . 沛公安在
C .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 . 臣以供养无主
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B . 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 . 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 . 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琅琅上口,亲切自然。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密在这之前很少做官,显示了他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B . 文字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述说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
C . 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铿锵有力,感情热切,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 . 作者在文字中多写孝道,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
19、下列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 . 本文一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 . 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 . 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在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20、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 文中先提出古代君王的政治纲领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就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做了言之有理的开脱,更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
B . 第一段李密还写到了曾“少仕伪朝”的重大问题,以委婉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也无不事二主之心,希望借此消除晋武帝的疑虑,获得他的同情。
C . 作者着重陈述了刘氏病重至“朝不虑夕”的情形,以及与之血肉相连须臾难分的亲情,果决地摆明了自己的意愿,可谓有理有据,情真语切,而水到渠成。
D . 为了不让朝廷利用臣子的职分是应该“尽节于陛下”,再向自己施加高压手段,作者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即先尽孝道,后报皇恩,使“报养刘氏”能够实现。
二、翻译:(共1小题)
1、翻译下列各题
(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