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四区初中部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

A . 舜传位于禹 B . 禹传子,家天下 C .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 汉武帝大一统
2、史记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都筹集不出去。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产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
A . 周天子经济上依附于强大诸侯 B . 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发号施令 C . 诸侯成为霸主 D . 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3、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4、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北京人 B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C . 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人类 D . 河姆渡原始人类  半坡原始人类
5、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的开始(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6、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图所反映的是西周推行的(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7、我们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半坡居民 C . 北京人 D . 山顶洞人
8、下列各项叙述,与北京人情况不相符的是(  )
A . 直立行走 B . 使用磨制石器 C . 使用天然火 D . 过群居生活
9、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错误的序号有(  )

①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②一群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围捕野兽 ③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④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0、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生活习惯 B . 生产工具 C . 自然环境 D . 生产力水平
11、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时期
12、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蓝田人 D . 山顶洞人
13、小明在读到历史书籍中,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他想到的历史遗址是关于(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1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  )
A . 河姆渡人  半坡人 B . 元谋人  北京人 C . 北京人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北京人
15、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  )
A . 山顶洞人 B . 半坡原始居民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北京人
16、下列属于黄帝发明的是(  )

①人工取火   ②建造宫室     ③发明车船     ④蒸米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17、《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
A . 夏商周时期 B .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 . 北京人时期 D . 尧舜时期
18、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 水稻、小麦 B . 水稻、粟 C . 水稻、玉米 D . 玉米、粟
19、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这三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 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B . 诸侯的反叛 C . 国人暴动 D . 少数民族的入侵
20、西周时期,周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郡县制
21、游玩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下列选项对大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B .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C . 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 . 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2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
A . 夏桀 B . 周厉王 C . 商纣王 D . 周幽王
23、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尧舜禹时期 D . 商朝
24、历史往往带给我们经验教训,夏、商王朝的覆灭给后世君主的主要启蒙是应该(  )
A . 重视教育 B . 勤政爱民 C . 加强国防 D . 发展经济
25、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懂得了用畜力代替人力进行生产耕作,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
A . 牛耕的出现 B . 马车的出现 C . 铁器的出现 D . 骡耕的出现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材料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五蠹》

材料三:“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的房屋名称。
(2)居住在图1和图2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3)住在图2房屋中的居民叫什么居民?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4)在材料二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5)材料三中“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说明了什么?
2、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在这些等级中,哪些人属于贵族?
(3)这一制度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4)西周后期的“国人暴动”主要是由哪个等级的人发动的?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称赞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
(2)材料一中的“建此伟业”指的是他传说中的那些功绩?至少写三条
(3)材料二中的“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与哪个战役有关?
4、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
(2)图中三位人物与当时实行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叫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四区初中部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