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树人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2、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 )
A . 5×、10×
B . 10×、40×
C . 15×、10×
D . 20×、35×
3、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
A . 所有变量都相同
B . 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 . 实验变量相同
D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5、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
A . 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 . 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C . 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D . 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6、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
A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 . 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 .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沙乱走
D .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7、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
A . 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
B . 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C . 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
D . 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8、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时,需要携带调查工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野外调查工具的是( )
A . 放大镜和望远镜
B . 显微镜和载玻片
C . 笔和记录本
D . 玻璃瓶和小铁铲
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绿色植物在白天与黑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是地球上氧的主要来源
C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其他生物食物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D . 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 生长发育
B . 进行呼吸
C .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D . 繁殖后代
11、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获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其科研成果是( )
A . 试管婴儿
B . 克隆羊多莉
C . 杂交稻
D . 嫦娥二号
12、对一只生活在草原的羊而言,环境就是( )
A . 草原上的植物和狼、狮子等动物
B .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
C . 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 . A,B,C和草原上的其他羊
1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影响鹿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 ②水分 ③草 ④空气 ⑤狮子
A . ①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⑤
D . ③⑤
14、“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 生物的生存影响环境
B . 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
C . 生物的生存改变环境
D . 生物的生存适应环境
15、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时,他携带的物质不包括( )
A . 淡水
B . 食物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16、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下列叙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片草地上全部绿草
B . 草原上奔跑的所有动物
C . 一个池塘里面生活的所有鱼
D . 溱湖湿地公园
18、养金鱼时,人们常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 )
A . 提供生活场所
B . 提供能量
C .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
D . 增加水中氧气
19、被人类称为“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湿地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草原生态系统
20、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是( )
①使用乙醇汽油
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⑤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
⑥植树种花,搞好绿化
A . 只有①④⑥
B . 只有⑥
C . 只有②③⑤
D . 只有①
21、为了充分发挥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农作物时要( )
A . 种稀一些,以便能最充分地接收阳光
B . 越密越好,以便100%地利用阳光
C . 能种多密就多密,根据各人的习惯决定
D . 合理密植,尽量充分利用阳光
22、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的是( )
A . 螳螂捕蝉
B . 许多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C . 农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争夺养料
D . 蜜蜂采蜜
23、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24、从物质转变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是气体转变为固体
B . 把污染物转变为对人类有益的物质
C . 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D . 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5、青蛙进行冬眠,影响青蛙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
A . 阳光
B . 水分
C . 温度
D . 食物
26、“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2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蛆是从那里来的”实验,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
①做出假设 ②实验(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 ③提出问题 ④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⑤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②①④⑤
C . ③①②④⑤ D②③①④⑤
28、下表为某小组同学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环境条件”的实验,他们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
罐头瓶 | 实验材料 | 处理 | 环境 |
① | 干燥的大豆种子 + 浸清水的棉花 | 拧紧瓶盖 | 室温 |
② | 干燥的大豆种子 | 拧紧瓶盖 | 室温 |
A . 温度
B . 空气
C . 水分
D . 阳光
29、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 )
A . 甲与乙、甲与丁
B . 甲与丙、甲与乙
C . 甲与丁、乙与丙
D . 甲与乙、乙与丙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空气。(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进行测量时,若因时间等因素限制,可以只测量一次,也能获得可靠的数据。(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蚁穴溃堤”揭示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昆虫化石属于生物。(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如测试地附近不能有水田、水流、河流、湖泊等。(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7、“地球是我们生活唯一家园”中的“我们”仅仅是指人类。(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8、环境能限制生物的生存,适者生存,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9、一些动物的冬眠现象是对环境的不适应。(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10、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调查时只需如实详尽地做好记录即可。(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下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用字母排序) (1)
A . 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B . 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C .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观察时应先选用 物镜。(填“高倍”或“低倍”)
(3)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 和 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像不够清晰,调节 使物像更清晰。
(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
(5)如果视野中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是在 上。
(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 面镜对着光源。
(7)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
2、某兴趣小组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图)的组成成分。请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写出调查项目。地点:池塘 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水中溶解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请完成下面调查项目:
(1)非生物成分有:水、 、 和水面光照强度。
(2)生物成分:水草、浮萍等是 ;草鱼、黑鱼等是 ;细菌、真菌等是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缺一不可的。
(3)各种生物与它们生存的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
(4)小明发现池塘中有小白点在浮动(甲),仔细观察了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他取了一滴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发现原来小白点是草履虫。请问:以上甲、乙、丙、丁四句叙述中,属于探究实验中问题提出的是 ,属于实验的是 。
四、探究题(共1小题)
1、小明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遇到下列问题,请回答:
(1)第一步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 。
(2)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天竺葵放在 下数小时。
(3)滴加碘液后,叶片的 部分变成了蓝紫色, 部分没有变成蓝紫色,两处对照说明了 是植物产生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甲与 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5)下图是某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则A是 ,B是 ,C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