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C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 . 冰融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2、如图所示的试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酒精燃烧 C . 沸水汽化 D . 水汽凝结
3、据报道,我国长征五号“冰箭”运载火箭将于今年9月试射,这种无污染的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 . 单质 B . 氧化物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4、含有二氧化钛(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净化空气,是治理雾霾的新型材料。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4 D . +2
5、人们常说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倾倒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过滤
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分 B .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 .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D .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B . 氨气 C . 金刚石 D . 硫酸铜
1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锗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锗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2 B . 锗属于金属元素 C . 锗的元素符号为Ge D . 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2.64g
11、豆浆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A . 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 B . 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 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12、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 . 该实验可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D .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13、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A . A B . B C . C D . D
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MnO2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所以MnO2也能加快H2O的分解速率 B . 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
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 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9∶8 D . 甲和丁一定属于单质

二、简答题(共5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如果用A装置制取氧气,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到      (填“a”或者“b”)处。写出A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选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4)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制取装置为      (选填装置序号)。用图2装置收集并测量产生O2的体积,所测定的O2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其原因是      
2、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5个氢氧根离子       ;

②三氧化二氮分子       ;

③+3价的铁元素       。

(2)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S2-      

②2CO       。

3、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含氟物质的合成,对推动科技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上图可知,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氟元素与氯元素位于同一纵行的原因是      
(2)在点燃的条件下,1号元素组成的单质能在17号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燃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以钠和氯为例,简述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4)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4.6g钠完全转化为氯化钠,至少需要氯气的质量是      ?(写出计算过程)
4、水是生命之源.
(1)沉淀、过滤、      是工业净水的常用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2)天然水可以用      鉴别为硬水和软水,加热时有水垢生成其原因是水中的可溶性的      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变成了软水.
(3)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 : 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决定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若要确定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需要测定      

(4)实验室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简易装置如下图.为加快冷凝,可以向烧杯内的自来水加入      

5、如图A-E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元素或两种元素组成,其中A、D均为氧化物;B、C是常温下状态相同的单质,E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银白色金属,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D的颜色      
(2)保持E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      (填具体名称).
(3)写出化学方程式:A→B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C和E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

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

(1)先检查装置的      ,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 气体,连接 装置.
(2)打开弹簧夹      ,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关闭弹簧夹 K1、K2 , 再      (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 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      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实验二:

(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      (填“X”、“Y”、“Z”)。Y 的体积分数在 60s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      ,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
(6)实验二中,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
(7)【评价与反思】

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