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①甲、乙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②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因为甲岛的环境变化较剧烈
③甲、乙两岛上的鸟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并且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④最终甲、乙两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趋于相同.
二、综合题(共6小题)
①19世纪时,桦尺蠖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中的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
②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
③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 经过长期的 ,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 有利变异则逐渐 ,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生境一:近似鸭种多而天敌少的地区;
生境二:近似鸭种少而天敌多的地区;
生境三:食物比较丰富,近似鸭种少天敌也少的地区;
生境四:食物比较贫乏,没有近似鸭种而天敌数量剧增.
“近似鸭种”如琵琶鸭、绿翅鸭和斑嘴鸭,经常会和绿头鸭在同一栖息地生活.它们的DN2基因同源性比较表如下.
物种 | ND2基因长度(bp) | 同源性(%) |
绿头鸭 | 1041 | |
琵嘴鸭 | 1041 | 90.97 |
绿翅鸭 | 1041 | 94.62 |
斑嘴鸭 | 1041 | 100 |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如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