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6小题)

1、《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直接记录人物的语言,通过       的对话和鲜明的反衬,表现了唐雎      的精神。“且秦灭韩亡魏”中“韩“魏”分别为“战国七雄”之一,那么另外“五雄”指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 . ①徒有先生也      ②头抢地尔 C . ①此庸夫怒也      ②夫专诸刺王僚也 D . 寡人与          ②尔安敢吾射
3、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人(guǎ)  敢易(fú)  辞穷色(ráo)  陵(yān) B . 大义然(lǐn)  唐(jū)  以头地(qiǎng)  魏王(xiāng) C . (guī)  寡人矣(yú)  然大怒(fú)  熠生辉(zhuó) D . (jìn)  素(gǎo)  免冠徒(xiǎn)  犯(qīn)
4、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B . 长跪而之曰:“先生坐!” C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 . 之不能尽其材。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意思。30个字以内。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6、填空。

①《唐雎不辱使命》一文选自      ,这部书由      整理编辑而成。文章主要通过      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赞扬了唐雎      

②本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            

③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答复说“弗敢易”后;秦王      ;唐雎使于秦,陈述安陵君“弗敢易”的理由后,秦王      ;唐雎说过“布衣之怒”的一席话后,秦王先      ,而后      。这些表现了秦王的      ,反衬了唐雎的      

二、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巨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秦王怫然      

②以头地耳      

(2)翻译下面句子。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 , 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 , 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韩子卢:犬的名字。②东郭逡:兔的名字。③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④罢:同“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⑤田父:农夫。⑥以顿:以同“已”;顿:困顿,疲惫。⑦谢:辞谢,辞退。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臣之妻      

②今齐地千里      

③时时而      

④天下之犬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3)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4)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1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