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A .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 . 开发西部, 维护国家安全 C . 西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D . 西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2、小芳去承德围场旅游,当地导游介绍围场全称是“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这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这一政治制度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D . 党代表制度
3、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下列哪一政策或方针( )           
A . 民族区域自治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科教兴国 D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加强民族团结 B . 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 C . 维护祖国统一 D . 促进民族和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请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平等 B . 民族团结 C . 民族共同繁荣 D . 民族区域自治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 .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7、《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到:“驱散乌云见太阳”,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指的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青藏铁路通车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西藏自治区建立
8、2013年,河南省加大了支援新疆的力度,投入资金2.4亿元,在哈密地区援建34个项目,这些援建项目主要涉及城乡住房、社会事业、科技、基层阵地建设、人员培训等。援建新疆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9、“到1998年,我国已有先后成立的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一国两制”
10、小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如下历史知识卡片:该卡片中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 . 经济特区的建设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 . 祖国统一大业的成就 D .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至17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共有2987名代表,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材料二: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西藏将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即学前3年、小学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凡是在西藏自治区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均能享受这一政策,在民办或其他部门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也可享受等额财政补贴。

材料三:2011年12月5日,国家民委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产业结构、民居式样、村寨风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文化特色,集中反映了少数民族聚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中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因,凝聚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结晶,体现了中华文明多样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


(1)材料一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什么原则?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各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说说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西域各国也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千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某海峡,到达夷州。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关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确保汉朝和西域频繁交往的通道被称为什么?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哪一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材料二中的“夷州”是指今天哪一地区? 它曾被哪两个殖民者侵占过? 今年(2014年)距最后一次被侵占时的那场战争已有多少周年?   

(3)材料三中的“蕃”主要是指今天的哪一地区? 这一地区是在哪个朝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我国对上述三个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