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①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②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坑烫得能烙饼。
③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④上界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二、填空题(共5小题)
、 。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①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②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③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三、阅读理解(共2小题)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至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全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掺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惊 清 芒
处 露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