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六校2017-2018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 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物镜25×

A . ①② B . ④① C . ③② D . ③④
2、使用显微镜时,“观察”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②左眼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

③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往;

④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⑤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A . ④②⑤③① B . ③①②④⑤  C . ③②①④⑤ D . ④③②⑤①
3、稻田中,水稻和杂草的关系属于(  )

A . 捕食关系 B . 互助关系 C . 竞争关系 D . 分工关系
4、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换用高倍镜后,若图象不清晰应调节(  )

A . 转换器 B . 遮光器 C . 细准焦螺旋 D . 粗准焦螺旋
5、泉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空气 D . 盐度
6、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

A . 反光镜 B . 目镜 C . 物镜 D . 装片
7、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 . 机器人弹钢琴 B . 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 . 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 . 馒头上长出“白毛”
8、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C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 . 是否耗能 B . 能否运动 C . 能否说话 D . 能否生殖
9、下列生物按形态特征划分的一组是(   )
A . 牛和草 B . 鱼和河水 C . 空气和阳光 D . 猫头鹰和鼠
10、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1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 . 呼吸 B . 排出体内废物 C . 对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长和繁殖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温度 B . 光照 C . 湿度 D . 土壤
13、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A . 草→羊→狼 B . 阳光→草→昆虫→蛙    C . 兔→狐→细菌 D . 细菌→水草→小鱼→大鱼
14、在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      )
A . 温度 B . 湿度 C . 光照 D . 土壤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 . 合作 B . 竞争 C . 争斗 D . 捕食
16、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农药含量

4.5

0.24

0.003

14.5

0.09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请分析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 . A→B→C→D→E B . E→D→C→B→A C . D→A→B→C→E D . C→E→B→A→D
1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片农田 B . 泰山景区 C . 生物圈 D . 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1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荒漠中的骆驼刺,其根极为发达 B . 蚯蚓能疏松土壤 C . 植物能防风固沙 D . 植物能净化空气
19、下列生态系统中,有“大地之肾”之称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农田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湿地生态系统
20、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最稳定的是(  )
A . 人工蔬菜大棚 B . 呼仑贝尔大草原 C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 . 北方针叶林
21、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是(   )
A . 生物圈 B . 海洋 C . 森林 D . 土地
2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23、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4、如图所示为东昌湖内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A . 甲→乙→丙→丁 B . 丙→丁→甲→乙 C . 丙→丁→乙→甲 D . 丁→丙→乙→甲
2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光照不足 B . 氧气不足 C . 植被被破坏 D . 食物链被破坏
26、生物圈包括( )
A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 . 大气圈的上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下面 C . 大气圈的中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D .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27、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可将玻片(  )
A . 往下方移 B . 往右下方移 C . 往右上方移 D . 往左上方移
28、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遇到阴天,则在对光时,他应选择(  )
A . 平面镜和小光圈 B . 平面镜和光圈 C . 凹面镜和小光圈 D . 凹面镜和大光圈
29、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
A . 视野变暗 B . 视野范围扩大 C . 细胞图像变小 D . 细胞数目增加
30、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兔、狐等属于      ,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      。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是      
(4)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短时期内会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这是因为      
(6)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       ,但基本维持总体的比例平衡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            流动的。
2、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 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种类

体内食物的成分

小鱼 

蜻蜓的幼虫

小球藻

蜻蜓的幼虫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1)表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3)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都是由生产者通过      制造的。
(4)该池塘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3、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请回答问题

(1)在显微镜下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和【            
(2)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则可以判定污点

      上。

(3)如果已经找到了要观察的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则应进一步调节【            使物像变得清晰。
(4)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首先要转动【            使镜筒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      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见一个      的视野。
(5)在镜筒下降的时候,眼睛要从侧面注视      ,目的是防止      
(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到转换器,一定要把      偏向两旁。
(7)下图是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小枫想把字母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      方向移;
(8)下图是小枫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她想看到更完整的字母影像,应该      用40倍物镜还是用4倍物镜)

(9)通过上面两题,你知道小枫看的玻片标本上写的字母是      
4、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

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

作出假设:      

(2)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因此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3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7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实验后的鼠妇如何处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六校2017-2018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