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芙蕖》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3小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íng                        

                 fù

               jiá

与翠叶并      

荷花之异      

互芬齿      

2、根据拼音写汉字

     dài

hàndàn

      

      成花

3、根据划线汉字写拼音

      

      

      

之可人

当令时

自夏

4、《芙蕖》      (朝代),作者是      

5、从说明对象来看,《芙蕖》是一篇      的说明文,从表现方法来看,是—篇      的说明文。

6、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7、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8、说说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9、填空。

《芙蕖》的说明顺序:由       、        。

10、《芙蕖》作者李渔,      大诗人,号      ,著名            

11、下面句子都有三种译文,请选出最合适的一种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

A . 这之前之后都属于无人观赏的了。 B . 花开之前和花开之后都无人过问了。 C . 在这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过问的时候了。
12、下面每个句子都有三种译文,请选出最合适的一种

先享无穷逸致矣。(     )

A . 先享受无穷的闲适情趣了。 B . 先享受无穷无尽的情趣了。 C . 先享受没有穷尽的情趣了。
13、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两处。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后先相继,自夏徂

①秋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

②秋

15、辨析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

有五谷之而不有其名

16、辨析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①请述之

②又经年裹物之用

17、辨析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①其不一而足

②在花为分内之

18、解释文中词语意思。

①荷钱
②逸致
③迨(dài)
④目​

19、解释词语意思。

①菡萏(hàndàn)

②异馥(fù)

③袅娜

20、句子翻译。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21、翻译: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2、翻译句子。

(1)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

(2)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23、此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

二、阅读题(共2小题)

1、阅读理解。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引用原文概括这段文字的说明中心?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阅读《爱莲说》,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为什么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本文和《芙蕖》在文体及主题上有何不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芙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