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梵天寺木塔》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3小题)

1、《梵天寺木塔》选自      ,作者      ,(北)宋代科学家、政治家。

2、给加线的字注音

①钱氏两浙时        ②两三级      

3、划线字注音

但逐层布板        人其板      

4、解释句中加线的词

其塔动           ②如此           ③未      

5、解释句中加线的词

以金钗        匠师其言        钉板上下弥束      

6、分别指出加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钱帅登       密使其妻见喻皓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2)六幕相联如胠箧。

8、分别指出加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匠师如       易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钱氏两浙时      

②而动如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②但逐层布板      

11、翻译: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1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13、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人皆其精练      两三级      ③人其板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千万地  蔽:         ②以大穰  岁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16、《梵天寺木塔》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17、读课文《梵天寺木塔》,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8、请你对《梵天寺木塔》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19、选出下面加线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

A .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六幕相持,不能动先自度其足, B . 乃以瓦布之,动如初         置之其坐《郑人履》 C . 人皆服精练                 从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D . 金钗                      岁大穰。
20、读课文《梵天寺木塔》,翻译句子: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21、《梵天寺木塔》文末写“人皆伏其精练”有什么作用?

22、《梵天寺木塔》中写钱帅心理的一个词是      ,写匠师窘境的一个词是      

23、划分句子节奏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二、阅读题(共2小题)

1、阅读理解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掌握文中古今异义字或词。

逐层----   但(古义:      ,今义:      

上下弥束  盖(古义:      ,今义:      

(2)解释词类活用的词语

便实钉之

实:      钉:      

2、阅读理解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给加线字注音

岁以大            天寺木塔          以金钗

(2)《梦溪笔谈》的作者      是我国北宋的      家、      家。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      成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梵天寺木塔》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