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

A . 奴隶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分封制
2、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 . 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 .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 .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 . 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3、“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    )
A . 老庄之学 B . 孔孟之道 C . 墨家学说 D . 法家理论
4、余秋雨曾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图为修筑这项“了不起的工程”的人物雕塑。此人是(  )

A . 夏禹 B . 李冰 C . 管仲 D . 商鞅
5、“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  )
A . 奴隶制 B . 分封制 C . 禅让制 D . 世袭制
6、“工匠精神”就是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我们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艺术品,比如青铜器、瓷器,还是玉器、绣品,无论设计、做工还是品质,都令人惊叹。下图为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7、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 . 商代创造中国最早文字 B . 龟甲或兽骨上居然还能够刻写文字 C . 中国是字母文字的起源 D .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8、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 种植水稻 C . 用鱼叉、鱼钩、渔网捕鱼 D . 烧烤食物
9、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篮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 .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 . 用泥制陶的事实
10、“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长城路,实难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该故事反映的历史背景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    )
A . 沉重的赋税 B . 繁重的徭役 C . 严刑酷法 D . 繁重的兵役

二、判断题(共3小题)

1、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晋、魏、秦。

A . 正确 B . 错误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A . 正确 B . 错误
3、今天的山东素有“孔孟礼仪之乡”的美誉,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是这一美誉得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2、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商鞅什么思想? 他的思想体现哪一学派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不得摘抄原文)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4)引用材料中一句原话来说明商鞅变法的主要依据。
(5)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跻身社会上层,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6)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丰城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