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端午日》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嘭嘭铛铛地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二、填空题(共5小题)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下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
①晚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
②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
③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
④一位知名的老歌唱家气愤地说:
三、阅读理解(共2小题)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党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浪涌飞舟
五月初五头端午,正是栽秧割麦两头忙;五月十五大端午,农活告一段落,人们从农田里爬起来,休整两天。姑娘女婿拎了粽子走娘家,更多的是穿上花花绿绿的新衣到岑河镇上“晒叶子”(指穿好衣服逛大场合)。那一天,无论大路小路,都是新的、亮的,满街满巷都是笑脸和喜气。
岑河上雄跨着两座古老的圆拱石桥,南桥和北桥之间,两岸早已站满了人。花花绿绿的人山,光彩照人的笑脸,拥挤在依依垂柳之下,倒映在清清河水之中。
“龙船来了——”“黄龙!”有人呼喊。说是龙船,其实并没有龙头龙尾的简装,更没有雕龙画凤的屏风廊檐,有的只是八条黝黑健壮的汉子,黄裤黄褂黄头巾。龙的灵气,龙的威武,龙的精神,鼓得我们热血沸腾。我们迅速让开道,龙船缓缓下了水,清清的河水便映出一条仿佛真的黄龙来。龙开始舞动爪牙,缓缓前进,明镜上漾起一层层涟漪,荡漾开去,龙的倒影便在层层鳞浪之下缓缓飞翔了。
“白龙来了!”“红龙来了!”几条龙下了河,河水晃动,河里倒映的柳枝也跳起舞来。龙们先是自由自在地划呀,试呀,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几条龙一碰上并排的机会就“抢标”。你听,鼓声响了,船头的鼓手昂首奋臂擂鼓,两厢的龙人埋头奋臂划龙。两岸的小孩、大人都和着鼓点的节拍唱着:“咚咚地划,咚咚地划,划得快快前哟,吃碗麦炒面;划得慢慢后哟,吃碗枯豌豆。”
正式“抢标”开始了,各龙舟的步伐基本到位。急促的鼓点催龙奋进,船就像短跑运动员的最后冲刺,又像离弦的箭,“嗖嗖”地射向前方。众桨划出汹涌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浪涌飞舟,溅起一阵阵水花。
“杂龙来了!”果然,青红紫白黑,握桨的汉子服饰杂乱无章。杂龙匆匆赶到,匆匆下水,匆匆上阵。黄龙眼看就要取胜,杂龙后来居上,和黄龙并排了。鼓点更加密集急骤,“咚咚”的划声更加震耳嘹亮。黄龙如强弩之末,杂龙如喷薄之日出,虎虎向前,腾腾而上。杂龙取胜了!
黄龙不服,和杂龙打起来,从船上打到水里,从水里扯到岸上,两个龙头扭成一团。我们围过去看众人劝架:“除了栗柴无好火,除了郎舅无好亲。一边姑爷,一边舅爷,输了赢了又不是外人。”“不,在船赢船。两船相争,各为其船。什么姑爷舅爷,不认那一套!”舅爷一口回绝。
“算了算了,别生气了,今天我请客,到我家喝酒吃炒面……过端午。”“不,今天在自家吃枯豌豆喝闷酒,明年老子请客,到老子家吃炒面喝酒过端午节!”
如今,清清的岑河只有柳枝在那里静静地照着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