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

A .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 公元前3世纪晚期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制度和货币 B . “焚书坑儒” C . 修筑长城 D .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3、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材料,主要通过(    )
A . 神话传说 B . 史料记载 C . 学者推断 D . 考古发现
4、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已经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B . 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C . 开始烧制陶器 D . 开始培植农作物
5、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 聚落的发展

⑤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③④⑤
6、下列哪些发明属于传说中的炎帝(    )

①教民耕种  ②制陶

③煮盐   ④通商交换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①④
7、下列人物中,曾任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尧

④舜  ⑤禹 ⑥蚩尤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②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⑥
8、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重要事件

约公元前

1600年


盘庚迁殷

A . B . 纣王 C . 武王 D . 商汤
9、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②①③ D . ③②①
10、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
A . 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B . 用甲骨文能够记载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 C . 是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字 D . 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11、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其腹部有下图所示文字,根据所学判断,这种文字是(    )

A . 铭文 B . 甲骨文 C . 隶书 D . 小篆
12、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
A . 甲是某部落的首领,曾带兵帮助周军进攻商军 B . 乙是某地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 丙曾带兵攻打商军,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1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

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②兴修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

③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④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4、《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有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5、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了孔子倡导并实践的思想是(    )
A . “兼爱”“非攻” B . “因材施教” C . “仁” D . “无为而治”
16、我国许多古代遗址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指出成功地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 . 都江堰 B .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 河姆渡遗址 D . 北京人遗址
17、“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8、“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情况在战国时期产生了变化,出现了“私田”,其根本原因是(    )
A . 劳动者们的辛勤劳作 B . 生产力的发展 C . 奴隶主们大量开垦荒地 D . 牛耕的推广和使用
19、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它上面的文字是(    )

A . 大篆 B . 小篆 C . 楷书 D . 铭文
20、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之争”   ④建立张楚政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1、秦朝历经二世而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 郡县制不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 B . 法家思想失去了战国时期的作用 C . 统治者的残暴导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 . 分封制更有利于秦朝的统治
22、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    )
A . 大泽乡 B . 巨鹿 C . 渔阳 D . 陈县
23、下列哪一措施不是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措施(    )
A . 让士兵还乡务农 B . 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 . 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D . 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24、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在参与长城西起点的修筑。请你告诉老人他的儿子在下列哪个地方?(    )
A . 陇西郡 B . 长安 C . 咸阳 D . 临洮
25、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于(    )
A . 商朝盘庚迁都殷之后 B . 西周建立之后 C . 秦统一六国之后 D . 西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仔细观擦两幅地图,哪一幅是战国形势图?
(2)图一中的众多诸侯国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这一时期最先称霸的诸侯是谁?
(3)与图一相比,图二中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这一时期秦国的对应位置应是图二中的什么位置?
(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5)请列举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不少于三个)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1)材料一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
(2)材料一中卫鞅的观点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有什么启示?
(3)材料二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4)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5)孝公死后,卫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
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请写出促进秦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和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
(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3)在经济、文化、交通方面,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
(4)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举措?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