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 .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C .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
D . 物体速度不变化,而加速度可以很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B .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19时”指的是时间
C . 参考系必须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 . 力的单位N,质量的单位kg,长度的单位m,时间的单位s,都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 . 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 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
D . 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静止的物体受重力,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B . 向下运动的物体受重力,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
C . 受重力的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D . 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
5、有三个力大小分别是3N、7N、9N,则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 9N、2N
B . 13N、0
C . 19N、1N
D . 19N、0
6、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 等于人的推力
B . 等于摩擦力
C . 等于零
D .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力
7、一物体从高 h 处自由落下,运动到P点时的时间恰好为总时间的一半,则P点离地高度为( )
A .
h
B .
h
C .
h
D .
h




8、站在升降机中的人出现超重现象,则升降机可能( )
A . 作加速上升
B . 作减速下降
C . 作加速下降
D . 作减速上升
9、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x,它的初速度为v0 , t秒末的速度为vt ,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
B .
C .
D .




10、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合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 只有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
C . 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不为零
D .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且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变化
11、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一物体,现用一水平力拉物体,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此物体( )
A . 在0~2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在2秒末的速度为2m/s
C . 在2~4秒内的位移为8m
D . 在4秒时速度最大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54km/h,以加速度大小a=3m/s2 . 开始刹车,刹车后3s时的速度 ,刹车8s内位移 .
2、共点力F1、F2的合力F=200N,若分力F1与F的夹角为30°,则F2的最小值为 N,此时分力F1的大小为 N.(结果保留整数)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匀加速滑下.下图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求:
(1)打下D点和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D= m/s,VE= m/s.
(2)利用逐差法求得加速度a= m/s2 . (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 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已知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质量为60kg的物体,而在一个加速下降的电梯里他最多能举起质量为80kg的物体,求此时电梯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g取10m/s2)
2、质量为3kg的物体,在0~4s内受水平力F的作用,在4~10s内因受摩擦力作用而停止,其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在0~4s内物体所受的拉力.
(3)在0~10s内物体的位移.
3、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cos37°=0.8)
(1)绳上张力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