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生物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 )
A . 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
B .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
C . 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多莉羊
D . 将人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2、环境污染、过度采伐等会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C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 .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
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
B . 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
C .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D . 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
4、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
B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C .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D . 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5、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6、在 “水藻→水蚤→虾→小鱼→食鱼鸟”这条食物链中,若食鱼鸟全部迁移别处,那么在一个时期内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①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目会减少
②三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③次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增加
④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会减少
⑤初级消费者的数量会减少
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会增加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③⑥
D . ②③⑥
7、下列有关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蚯蚓体表分泌黏液,适于在土壤中生活
B . 昆虫具有发达的翅和足,成为陆地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C . 青蛙和乌龟水陆两栖,完全依靠肺呼吸
D . 雷鸟在不同季节毛色不同
8、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生态系统的是( )
A . 安丘青云湖中的所有生物
B . 安丘青云湖中的鱼
C . 安丘的整个青云湖
D . 安丘青云湖边的游客
9、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保护白头叶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B . 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和买卖
C . 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
D . 建立白头叶猴的精子库,以保护白头叶猴的遗传资源
10、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 .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 . 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D . 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11、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 )
A . 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B . 防止其他细菌的进入
C . 防止水分散失
D . 防止空气进入
12、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相互选择
B . 有一种猫头鹰因视力弱、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了
C . 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炼出来的
D . “适者生存”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13、杀虫剂往往是开始使用时有效,后来逐渐失效。这是因为( )
A . 害虫接触杀虫剂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
B . 用药量太少,害虫没被杀死而产生了抗药性
C . 害虫存在抗药性变异,杀虫剂对这种抗药性进行了选择
D . 害虫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4、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从我国引进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利用了( )
A . 远缘杂交育种法
B . 染色体的多样性
C . 基因的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5、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 . 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
C . 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蛇
D . 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非生物部分
16、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生物依次是( )。
A . 猫头鹰和食草昆虫
B . 青草和猫头鹰
C . 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 . 食草昆虫和青草
17、美国西部有一片森林用来养鹿,其中也发现该片森林有许多鹿的天敌如狼、豹、山狮等,假如只把这片森林中的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更可能如图( )所示。
A .
B .
C .
D .




18、下列叙述符合生命起源过程的是( )
A . 高温、紫外线、雷电等条件下,水蒸气、氢气、甲烷等气体合成了原始生命
B . 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C .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生命不断从海洋中形成
D . 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氨、甲烷等汇入原始海洋内,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19、下列生物技术中,能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技术是( )
A . 嫁接技术
B . 克隆技术
C . 组织培养技术
D . 转基因技术
20、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引起( )
A .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 甲、乙、丁的数量都增加
21、人区别于现代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 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 . 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C . 人有发达的大脑,有语言和意识
D . 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
22、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 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 . 生长在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23、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一说首先由达尔文提出
B . 很多证据表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
C . 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环境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森林的大量减少
D .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
24、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的是( )
A .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B . 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C .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 . 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25、下列植物从低等到高等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 . 葫芦藓→肾蕨→油松→向日葵
B . 向日葵→油松→肾蕨→葫芦藓
C . 肾蕨→葫芦藓→油松→向日葵
D . 葫芦藓→肾蕨→向日葵→油松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考察时间
栖息环境
浅色桦尺蠖所占比例
深色桦尺蠖所占比例
1850年(森林时期)
长满浅色地衣的树干(树皮)
占85%
占15%
1950年(工业化后)
裸露并被煤烟熏黑的树干(树皮)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 现象.
(2)1850年,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栖息在浅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体色为 ,它们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
(3)1950年曼彻斯特被工业污染,煤灰把树干染成了黑色,这时候, 的桦尺蛾由于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了下来,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
(5)桦尺蛾类型的变迁实际上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与环境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如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 开始的。
(2)图一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 和 。
(3)请你数一数,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
(4)蛇在该食物网中属于 级消费者;从食物链的营养级别看,鹰同时占有 营养级。
(5)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种生物形成的能量金字塔,则丁对应的生物是 ,鼠体内的能量最多只有 能够流入蛇的体内。
(6)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以 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碳元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的。
(7)若该区域受到某种重金属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该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8)森林生态系统与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 (选填“强”或“弱”)。
2、如图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
(1)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图中生产者是 。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
(3)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危害,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国共发生了多起血铅事件,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
(4)若黄雀被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蛇的数量将会 ,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数量又恢复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
3、目前在某些城市时兴一种生态球(如图)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单细胞藻类、水草。其中小鱼、藻类和水草都是活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球应放在 的环境中。
(2)生态球中的生物能生存的原因是藻类和水草进行 作用,能够为鱼的生活提供有机物、氧气和能量,而小鱼通过 作用为藻类和水草提供二氧化碳,小鱼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被泥沙中的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再被植物利用。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
(4)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有 。
4、中国自古有酒文化只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将煮好的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完成下题。
(1)酒曲中含有 等微生物。
(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 ,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 和 。
(3)加入酒曲前,常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适温,这是为什么? 。
(4)天气寒冷时保温的目的是; 。
(5)酿酒过程中,须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 。如果密封不严会出现什么问题 。
5、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 ,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 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3)由图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