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五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 . 7 B . 9 C . 10 D . 19
2、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清洗葡萄 B . 葡萄发酵成酒 C . 把葡萄捣碎 D . 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
3、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的是(   )
A . 可吸入颗粒物 B . 二氧化硫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
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种原子,还可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O B . N C . H D . Cu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倾倒液体       C . 检查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7、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Ca、K、Zn、F是指(  )
A . 原子 B . 单质 C . 元素 D . 离子
8、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 原子的种类 B . 分子的种类 C . 元素的种类 D . 原子的数目
9、某元素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则R2-  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A . X-Y B . X-Y-2 C . X-Y+2 D . Y-2
10、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广西矿产资源丰富,铟的生产规模居世界同类企业首位,图(左)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图(右)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铟元素属于      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      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2、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下列是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归纳,试补充完整:
(1)原子中的      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3)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4)物质是由      等粒子构成的。
3、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A . 过滤池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 . 活性炭吸附池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 C . 清水池中一定是软水
(2)明矾[KAl(SO4)2·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      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
(3)要检验该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      来鉴别。
(4)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面对生活中水资源浪费或水资源污染现象,你准备怎么做?      (任写一点)
4、现有① 高锰酸钾,② 铜,③ 水,④ 湖水,⑤ 医用75%的酒精 五种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有      
5、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①的名称: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5)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集气法。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是常见的液体,C、E是常见的气体,且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能进行如下图所示转化,请仔细分析图中的转化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中物质B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2、小强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1)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总结

实验一

取10mL 8%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向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请你帮小强同学把上表中未填完的内容在表内横线上补充完整(共3处)。

(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芳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① 对二氧化锰进行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② 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其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鄂州市五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联考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