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训练(第1课时)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训练(共14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生态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四个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和水 B . 一块草原上全部动植物和微生物 C . 一个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D . 一条河流中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态环境
3、太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B . 生活在太湖中的所有藻类构成了一个种群 C . 太湖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D . 太湖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4、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棵长满苔藓的植物,那里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里构成了一个(  )
A . 食物链 B . 生物群落 C . 生态系统 D . 食物网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就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 . 生物圈的上限达12千米的高空 C . 生物圈的下限包括离地面10千米的岩石层 D . 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里面也生活着不少生物,这个海沟也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
6、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农田生态系统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B . 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常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C . 农田生态系统总是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 D . 整个地球上的海洋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8、“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9、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  )
A . 生产者与分解者 B . 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 C . 非生物环境与生物 D . 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10、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少生产者 B . 没有消费者 C . 分解者很少 D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1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B . 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C . 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 . 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12、        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      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13、澳大利亚一直有一生态难题,大量的牛粪往往将草场上的牧草遮住使之枯死,破坏草场。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牛是      (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下同),其数量过多,排出的粪便破坏了牧草这一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后来引入蜣螂(俗称屎壳郎),清除粪便,恢复了平衡,这里的蜣螂起了      的作用。
14、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指的是                        

二、自主提高(共6小题)

1、如图表示abc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A.

动物

植物

非生物

B.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C.

细胞

组织

器官

D.

光能

电能

化学能

A . A B . B C . C D . D
2、2010年2月2日浙江省在丽水九龙湿地隆重举行第14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尤其是与气候变化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湿地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湿地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B . 湿地的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C . 生活在湿地中的所有藻类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D . 只要有极少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湿地就会破坏其生态平衡
3、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 . 动物属于消费者,原因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C . 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 D . 阳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4、如图所示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以图中信息做参考,判断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藻类 B . 近海水域水深10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C . 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只有分解者 D . 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海水盐度,这一点与陆地生态系统有区别
5、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不仅有多种野生植物,还有大熊猫等多种珍稀动物。
(1)保护区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动物作为消费者,也起着重要作用,如蜜蜂能帮助植物      、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      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鼠以草为食,蛇以鼠为食,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为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6、在农田中,生活着许多土壤动物,它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结构。它们的种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物生存环境好坏的重要指标(土壤动物种群复杂,数量较多,则农田的生存环境相对较好)。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四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米2)的调查数据:

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1)整个农田可称为一个      
(2)影响农田中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      
(3)比较有机肥田和化肥田,生存环境相对较好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步训练(第1课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