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3小题)

1、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小信未孚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翻译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概括《曹刿论战》第二段的内容?

4、给划线字注音:

      

      

      

又何

望其旗

小惠未

5、给划线字注音:

      

      

      

      

逐齐师

肉食者

牺牲玉

肉食者

6、《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我国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叙述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      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      ”。

7、指出下列划线词类活用。

①神弗也         

②公将之         

8、写出划线字的古义今义:

而衰       古义:           今义:      

又何焉     古义:            今义:      

9、下列句中划线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谋 B . 非谓苍苍莽莽天也 C . 长跪而谢 D . 辍耕垄上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 B . 面对齐军压境,庄公萌仓促迎战,乡人闭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 . 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平庸的国君形象。 D . 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的特点。
1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曹刿战前对作战条件的准备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显示出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B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这里面既有对统治者的蔑视,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C . 鲁庄公身为鲁国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他急躁冒进,他“既克”却“问其故”,处处显露出“鄙”。 D . 全文紧紧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12、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3、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以战  陋之有 B . 肉食者 , 未能远谋  言语粗 C . 患之也  神情与苏黄不 D . 下视辙  如土石何?
14、下列选项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小未孚                  ②弗敢加也,必以 B . ①公将之                  ②遂许先帝以驱(《出师表》) C . ①公问其                  ②彼竭我盈,克之 D . ①肉食者                  ②先帝不以臣卑(《出师表》)
15、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衣食所  安,有“养”的意思 B . 小信来  孚,信服 C . 公将之  驰,(驱车)追赶 D . 逐齐师  遂,于是,就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齐师我  竹取道(柳宗元《小石潭记》) B . 公问其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C . 属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D . 乡人曰  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17、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肉食者谋之。

②弗敢加也。

18、辨析句中划线的多义词。

①既克,公问其

②彼竭我盈,克之

19、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小惠未 , 民从也。

①徧

②弗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③牺牲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1、翻译句子: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2、《曹刿论战》作者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23、《曹刿论战》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二、阅读题 (共2小题)

1、阅读理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也,必以分人。

②小未偏,民弗从也。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项是。

(2)翻译句子。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比较阅读。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 极:筋疲力尽地跑,废:精疲力竭地 追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神弗也(福:幸福) B . 又何焉(间:间隔) C . 其兵(顿:使……困顿、困倦) D . 小大之(狱:监狱)
(2)下列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A . 肉食者谋      公将鼓 B . 顿其兵        塞忠谏之路 C . 吾视辙乱      真无马耶 D . 临溪渔        擅其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