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3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年级:高考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归纳法是高中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归纳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a+)+c(H+)=c(OH)+c(CH3COO

②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③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④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Ka•Kh=Kw

⑤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

A . ①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100℃、101kPa条件下,液态水的气化热为40.69kJ•mol1 , 则H2O(g)⇌H2O(l)的△H=40.69kJ•mol1 B . 常温下,在0.10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NH3•H2O的电离度降低,溶液的pH减小 C . 已知:
共价键C﹣CC=CC﹣HH﹣H
键能/kJ•mol1348610413436
则反应 的焓变为△H=[(4×348+3×610+8×413)+3×436﹣(7×348+14×413)]kJ•mol1=﹣384kJ•mol1
D . 已知MgCO3的Ksp=6.82×106 , 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CO32),且c(Mg2+)•c(CO32)=6.82×106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氟化氢的电子式: B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NaCl=Na++Cl D . 乙醇的结构式:C2H6O
4、常温下,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4.6×10﹣4(已知 =2.14),向20mL0.01mol•L﹣1的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HNO2的电离方程式为HNO2=NO2+H+ B . a点H2O电离出的c(H+)=2.14×10﹣3mol•L﹣1 C . 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O2)>c(Na+)>c(H+)>c(OH D . X值等于20
5、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 B . C . c(H+)和c(OH)的乘积 D . OH的物质的量
6、下列各选项所描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 . CH3COONa溶液中CH3COO和Na+的数目 B . 纯水在80℃和25℃时的pH C . 相同温度下,100mL0.01mol•L﹣1醋酸与10mL0.1mol•L﹣1醋酸中H+的物质的量 D . 相同温度下,pH=12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 可表示将SO2气体通入溴水时pH的变化 B . 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a点是80℃的KNO3的不饱和溶液 C . 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 . 表示室温下,0.10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0.100mol/L的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由图知I为盐酸的滴定曲线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通常状况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为:      
2、已知醋酸和盐酸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酸.

常温常压,在 pH=5的稀醋酸溶液中,c(CH3COO‾)=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0.10mol/L的稀盐酸b.加热CH3COOH溶液c.加入少量冰醋酸

d.加水稀释至0.010mol/L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mol/L的NaOH溶液.

3、根据问题填空:
(1)现有下列物质 A.氯化钠    B.醋酸   C.硫酸钡  D.醋酸钠,请用以上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写出其水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②D物质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其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2)某温度水的离子积KW=1×10﹣12 , 则该温度(填“>”、“<”或“=”)      25℃.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为研究CH3COOH、HA和MOH的酸碱性的相对强弱,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室温下,将pH=2的两种酸溶液CH3COOH、HA和pH=12的碱MOH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pH的变化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根据所给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HA为      酸 (填“强”或“弱”).稀释后 H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c(H+      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若b+c=14,则MOH为      碱(填“强”或“弱”).

(2)常温下0.10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大的是      . (2)
A . c(H+ B . c(H+)/c(CH3COOH) C . c(H+)•c(OH D . c(OH)/(H+
(3)常温下,用0.10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 0.10mol•L1 HCl溶液和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如图中滴定醋酸溶液的曲线是      (填“图2”或“图3”);曲线上E点pH>8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已知K、Ka、KW、Ksp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1)有关上述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

b.它们的大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常温下,CH3COOH在水中的Ka大于在饱和CH3COONa溶液中的Ka

(2)25℃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            
(3)已知25℃时CH3COOH和NH3 . H2O电离常数相等,则该温度下CH3COONH4溶液中水电离的H+浓度为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4)25℃时,H2SO3═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1 , 则该温度下pH=3、c(HSO3)=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c(H2SO3)=      
(5)已知常温下Fe(OH)3和Mg(OH)2的Ksp分别为8.0×10﹣38、1.0×10﹣11 ,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FeCl3、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液,要使Fe3+完全沉淀而Mg2+不沉淀,应该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      .(已知lg 2=0.3)
2、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NaOH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2

0.2

pH=a

c

0.2

pH=7

0.2

0.1

pH>7

0.1

0.1

pH=9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      (选填“是”或“否”).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      
(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      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 .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需做近似计算).c(Na+)﹣c(A)=      mol•L﹣1      c(OH)﹣c(HA)=      mol•L﹣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3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