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思品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下列诗句与之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

A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 . 少年辛苦终身成,莫向光阴惰寸功 C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2、在法律上,“不作为”行为的实质在于(    )

A . 应当享受的权利而不享受 B . 应当履行的义务而不履行 C . 法律鼓励人们做的事没有去做 D . 法律禁止人们做的事却去做了
3、近几年来,上海、南京、成都等一些大城市涌现出一群“酷抠族”。“酷抠族”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精打细算,关注打折信息、购买特价商品、打包吃剩饭菜、与人拼车出行……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酷抠族”的行为体现了(    )
A . 抑制消费的理念 B . 超前消费的理念 C . 注重精神消费的理念 D . 合理消费,提倡节俭的理念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我们要有高尚的道德才能实现人生目标 B . 实现人生目标必须要有优越的条件 C . 必须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D . 实现人生目标必须从点滴的行动做起
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是意志品质的(    )
A . 自觉性 B . 果断性 C . 坚忍性 D . 自制性
6、我们有了学好外语的决心,这种决心一方面会促使我们去进行外语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又会抑制我们从事不相干的其他活动(如贪玩、睡懒觉等)。这段话主要说明(    )
A . 坚强的意志能够弥补我们外部条件的不足 B . 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难以成功 C . 意志对行动有发动和制止两方面的调节作用 D . 确定目标才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
7、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积起来的?是用爱堆积起来的,你对他越不断地付出,付出一份,这儿的火药就多一点,有一天你让他不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青年学生在用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
A . 父母对我们的爱 B . 受伤害的是父母 C . 父母是负主要责任的 D . 冲突是子女引发的
8、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苦恼:孩子进入初中后就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爱和大人对着干。孩子的这种心理属于(    )
A . 从众心理 B . 求异心理 C . 逆反心理 D . 补偿心理
9、某校八年级开展了一次对联创作比赛活动。有位同学创作了“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的对联,你认为该对联的最佳横批应是(    )
A . 风调雨顺 B . 吾爱吾师 C . 友情无价 D . 父爱如山
10、下面是四位同学与教师交换意见时的言语,比较符合新型师生关系的表达是(    )

①小刚:“老师,你肯定讲错了,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

②小丽:“老师,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不是应该这样?”

③小红:“老师,我说的绝对正确,就是你错了。”

④小强:“老师,我认为可能是这样,也许我讲得不对。”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1、1920年美国一年仅8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打碎了邻居的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闯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但他没钱赔偿给邻居。父亲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必须还我。”后来小男孩通过做家务和积攒零花钱,终于在半年后把钱还给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通过该故事,我们认识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    )
A . 行为前应思考与选择 B . 行为中的及时调控 C . 行为后的自省和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 D . 整个行为过程中的自律与自控
12、“成长是一首美妙的诗,长大是一个个炫动的音符。当懂事取代了不懂事,当懂得多替代了懂得少,我们将一天天地成熟。”我们作为社会人成熟的基本标志是(    )
A . 进入社会开始工作 B . 自然人的成长发育 C . 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D . 年满18周岁
13、漫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启示我们(    )

A . 利益大的时候,才要讲诚信 B . 只有信守承诺才能获得回报 C . 要重诺守信,做诚实的人 D . 在任何时候,人都不能说谎
14、当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之前的诺言无法实现时,错误的做法是(    )
A . 要取得相互理解 B . 作为许诺人要取得对方的理解 C . 作为受诺人要能理解对方 D . 适当拖延,不了了之
15、下面漫画中,小主人公的行为是(    )

A . 有自立意识和能力的表现 B . 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 C . 对自己充满自信的表现 D .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表现
16、小鸡孵化出壳时,需要自己吃力地一点一点啄破蛋壳,才能爬出来。有人觉得小鸡可怜,便帮小鸡把蛋壳册开……可人们很快发现,这些“被”顺利出壳的小鸡过后多是病怏怏的,而那些自己啄破蛋壳艰难出壳的小鸡,却个个强壮。据此,小刘准备写一篇作文,下列四个立意中不能成立的是(    )
A . 一个人不能有依赖思想,只有自立自强,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B . 世界上任何事情,只要执著追求,就一定能成功 C . 逆境和困难未必就是坏事情,它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D . 帮助他人要考虑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否则就可能好心办坏事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事实上,“代沟”并不影响子女与父母两代人的相互接纳,克服逆反心理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   )

A . 正确 B . 错误
2、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应该是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

A . 正确 B . 错误
3、“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明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使我们终身受益。(   )
A . 正确 B . 错误
4、磨砺坚强的意志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   )
A . 正确 B . 错误
5、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传颂“愚公移山”,所注重的不是移山的行为,而是这一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品质。(  )
A . 正确 B . 错误
6、父母之爱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塑造了子女的灵魂,还在于养育了子女的身体。(    )
A . 正确 B . 错误
7、表扬与批评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
A . 正确 B . 错误
8、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
A . 正确 B . 错误
9、警察的责任是维护社会治安,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这说明责任伴随人的一生。(   )
A . 正确 B . 错误
10、“办实事”是我国政府部门和机关对人民做出的承诺。(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别重视,多次在各种场合寄语并勉励青少年。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习主席的寄语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何启示,并简要说明理由(依据)

寄语

启示

理由(依据)

广大青少年一定要有理想。没有理想,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一切的幸福都源于劳动

      

      

青少年要勤学,为学之要贵在有坚忍不拔之志。

      

      

2、“低头族”:是指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那些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构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的人。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电脑,相互交感直至难分难解。“低头族”的行为容易损害身心健康,淡化亲情;宅在家里,语言表达能力降低,

影响人际关系;不能亲近大自然,感受不到生活中的美;造成交通事故害人害己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第7课《行为与后果》的相关知识,说说从材料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请运用第三单元《学会负责》的相关知识,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结合材料,运用《亲近师长》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儿子对父亲吼:“混帐!你为什么生下我?”父亲:“我不晓得。”

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父亲:“我不晓得生下的会是你!”

材料二:2016“最美孝心少年”曹胤鹏,8岁的鹏鹏是家里的独生子,因为特别爱哭,他有个绰号叫“水龙头”。不过,自从爸爸患上了白血病,他突然就不哭了,并且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捐髓救父。鹏鹏说,给爸爸捐骨髓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是爸爸妈妈生的,爸爸对我那么好,现在他病了,我一定要救他,而且,只有我能救他别人想救还救不了呢!

(1)材料一中的对话儿子抱怨的说话语气是不对的,我们应怎样与父母交流?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曹撤鹏捐髓救父的做法体现了他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说明曹撒鹏这么做的理由?
(3)进入中学后,由于年龄的差距、经历的不同,不少同学与父母相处很不和谐,请你帮他们分析“不和谐”主要表现为哪些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思品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