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 . 组成CO,CO2的元素种类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 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变大
2、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 . 元素符号是Ga C . 属于金属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瓷器破碎 B . 蔬菜洗涤 C . 葡萄榨汁 D . 食物腐烂
4、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净化后的空气 B . 石油 C . 二氧化碳 D . 清澈的河水
5、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生理盐水 B . 碘酒 C . 牛奶 D . 可乐
6、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液体肥皂(9.5—10.5) B . 菠萝汁(3.3—5.2) C . 柠檬汁(2.0—3.0) D . 酱油(4.0—5.0)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闻气体气味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定溶液pH
8、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 .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 .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会升高
9、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下列有关高铁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高铁酸钠由7个原子构成 C . 铁元素化合价为+6 D . 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1 :4
10、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A . 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 . 为了QQ能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 . 为了节约用水,用淘米水浇花 D .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
11、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B .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 . 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有色的光 D .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12、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B .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C . 工业废水不需要处理就可直接排放 D .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13、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 NH3= 3 N2+5X+19 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NO B . H2 C . CO2 D . CO
14、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 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 . 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15、“捕捉”空气有很多方法。下列实验中“捕捉”的空气与地表附近存在的空气成分相差较大的是( )
A . 用打气筒向气球充气,气球膨胀 B . 将一个空量筒倒立于装满水的水缸中,用力往下压,量筒内留有气体 C . 用口对气球呼气,气球膨胀 D . 将一空玻璃瓶置于室内,盖上瓶盖
1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 . 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7、下列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 . 用水洗去手上的污渍 B .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 . 用明矾净化黄泥水
18、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楼内电梯快速撤离 B . 若是煤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气体阀门 C . 被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D . 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19、欲将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
A . 100g B . 200 g C . 400 g D . 800 g
20、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变质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氯化钠 C . 烧碱 D . 浓盐酸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氮原子      ;4个二氧化碳分子      
2、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下图是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 . 钠原子核外共有11个电子 B . 钠属于第三周期元素 C . 钠离子的符号为Na+ D . 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3)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溶液的质量分数      6%(填“>”、“<”或“=”)。
3、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已知物质的着火点:白磷为40℃,红磷为240℃) 。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2)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3)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      

4、醋酸(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酸,具有酸的通性。例如: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 NaOH=CH3COONa+H2O
(1)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一样,也是一种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请写出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
(2)向醋酸中加入金属镁,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1)B的化学式为      
(2)C通电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3)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      
6、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写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3)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4)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      色。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利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几次配制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物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      
(2)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      ,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红取含有碳酸钙的沉淀物进行实验: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是      
(4)该山泉水经过      (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样品12 g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稀盐酸l00g(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 g。
(1)则上述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内江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