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2015年12月4日,第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采冰工作正式启动。工人们“锯割绳牵”,将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块从江中取出,并源源不断运往园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锯冰所用的“钢锯”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B . 捆绑冰块所用的麻绳属于合成材料 C . 每年一届的“冰雪大世界”都展现了哈尔滨人的智慧和大气 D . 本届冰雪大世界以“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结合“龙江丝路带”,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2、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以除掉其中的酸 B . 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C . 电器着火可立即用水来灭火 D . 用细沙过滤可以明显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自制汽水 B . 铜片放入稀硫酸     C . 冰雪消融 D . 养鱼池将水喷向空中
4、下列有关人体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青少年如果锌元素摄入不足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 B . 我们在大量出汗之后应该适当饮用一些含无机盐的饮品 C . 碘元素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应尽量多吃 D . 铁、锌、硒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验氢气纯度 B . 滴加液体药品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闻气体的气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物,通过过滤、加絮凝剂就可以制得纯水 B .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C . 不是直接吸烟者,香烟的烟气即使闻到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 D . 大楼起火且烟较浓时,应直立寻找出口逃生
7、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煤用于冶铁                   B . 石墨做电车电刷 C . 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D . 氧气供给动植物呼吸
8、工业酒精中除酒精外,也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对其有所了解。右图即为甲醇和乙醇的分子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醇分子和乙醇分子中都含有三种元素 B . 甲醇和乙醇中都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 C . 一个甲醇、乙醇分子都含有一个氧原子 D . 虽然甲醇和乙醇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9、下列说法、方程式以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 用赤铁矿石炼铁    3CO+Fe2O3 2Fe+3CO2    置换反应 B . 溶洞的形成    CaHCO3=CaCO3↓+H2O+CO2↑    分解反应 C .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D . 用熟石灰处理盐酸厂的废水    Ca(OH)2+HCl=CaCl2+H2O    复分解反应
1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观点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氧分子比氮原子大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10毫升水和10毫升水混合,无明显变化

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C

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D

水分子不显电性

水分子中没有带电的粒子

A . A B . B C . C D . D
1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等于30 B . a2℃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C . 在0℃~a1℃之间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D . a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12、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错误的是    (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操作方法一

操作方法二

A

酒精和醋酸

闻气味

滴加石蕊试液观察

B

氧化铜和铁粉

观察颜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C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放入水中测温度

加入水中加硫酸铜溶液

D

稀硫酸和稀盐酸

加入氯化钡溶液

加入硝酸铜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13、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海洋中含有80多种物质 B . 我国的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其中铜、金、银等金属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 .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开发氢能、电能等新能源 D . 我们周围的空气在工农业生产中可以用于化肥,炼钢,石油加工等
1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氧化铜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B

氧化钙

碳酸钙

充分高温煅烧

C

生铁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硫酸钠

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15、实验室有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钡的固体混合物,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13.6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44% B . 46% C . 48% D . 52%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到了冬天哈尔滨人很喜欢大家围在一起“涮火锅”。涮火锅所用的羊肉往往都肥瘦相间,这样的羊肉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有      (答两种);为了营养均衡,除羊肉外还要配一些蔬菜。那么,蔬菜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由于我们哈尔滨的气温较低,所以种植秋菜时往往要施用      肥作为底肥,该种化肥作用是      

2、最近,土耳其在叙利亚境内将一架打击“IS”的俄罗斯战机击落!俄罗斯为了正义,强硬反击,出动了更多的战机参与战斗。其中,苏—25是一种主要的机型。它的钛合金起落架是利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造,重量比钢起落架轻30%左右,但各项性能更好。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你认为苏-25的起落架应具有的性质是      

A.强度大    B.密度小   C.制造成本低

(2)苏-25所用的燃料当中有一种是CH3(CH2)8CH3 , 该燃料燃烧的生成物为      ,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3)该飞机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3、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固体纯净物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置图补充完整并在图中标出仪器A的名称,一般情况下使用该仪器应注意:      ,以防止其炸裂;
(2)用该方法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时,是判断刚好集满的最佳方法;当液面下导管口刚刚有气泡冒出时,气体逸出的原因是      
(3)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下图是某同学画出的氮气和氢气在高温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注: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分子,在过程中也不改变)

(1)请你将该同学画的微观模拟过程补充完整,并说出C的补图依据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从微观的角度具体说明C图内物质属于混合物的原因      
5、“善于分类和类比”是我们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请将下列所述内容按要求进行分类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将下列爱护水资源的相关说法,按照自己的标准选出一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①用淘米水浇花②农业上用滴灌代替喷灌和浇灌③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④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⑤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以后再排放⑥工业上循环用水

分类:      ;标准:      

(2)若水体受到污染,处理不得当会对我们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自来水厂要将自然界的水经净化处理之后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通入氯气便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那么,通入氯气后发生了什么反应呢?已知溴元素和氯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Br2和Cl2的化学性质理论上应该      (相似或不相似);若已知Br2+H2O=HBr+HBrO,则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现有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气、氧化铜、澄清石灰水六种物质,它们之间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请将六种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写在相应圆圈内,并补全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其中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2)请写出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两个);
(3)D与足量F反应的现象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某班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能发生反应,若二者可以发生反应贝Ⅱ何时恰好反应。

【设计与实验】

甲组: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几滴石蕊溶液,再向其中倾倒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乙组: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几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并且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1)【讨论与交流】有些同学认为:甲组实验在操作上存在问题,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有些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仅仅操作存在问题,在试剂的选择上也有不足,用“石蕊"溶液可以达到判断二者是否能发生反应的目的,但无法准确判断二者何时恰好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2)【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同学们认为还是乙组的实验同时达到了上述两个目的。

【表达与交流】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乙组整个实验过程的现象是      

(3)【设计与实验】通过上述讨论交流同学们感觉意犹未尽,于是老师给了相关资料(即:酸和盐、碱和盐的反应关系及条件)并提出要求:“要用盐溶液,对上述结论加以证明”,按照老师的要求甲组同学又重新设计并进行了一个实验,过程如下图。

【现象与结论】同学们在B中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讨论与交流】同学们和老师探讨以后认为,该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但还需知道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实验要求过高,比较复杂!

【结论与总结】结合上述三个探究过程的比对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你认为在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反应并且要清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设计和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和考虑      因素,才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又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现有碳酸钙、氯化钙组成的混合物样品。小军想计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列出求解生成沉淀质量x的比例式      
(3)混合物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      
(4)在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为      
(5)若最终所得的不饱和溶液B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