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16-2017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某化合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该化合物可能是( )
A . 氢氧化钾 B . 碳酸钙 C . 碳酸钾 D . 硝酸铜
2、元素符号“Ag”对应的名称是(   )
A . B . C . D .
3、食物加工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碾米 B . 淘米 C . 洗菜 D . 酿酒
4、氮化碳(C3N4)可做切割工具。C3N4中,C的化合价为+4,N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1 C . +3 D . +5
5、物质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灭火 B . 木炭吸附色素 C . 生石灰作干燥剂 D . 液氢用作燃料
6、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分子(   )
A . 物质的量减少 B . 质量变小 C . 数目减少 D . 间隔变小
7、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尔质量为32 B . 抢救病人不能用纯氧 C . 密度小于氢气 D . 占空气质量分数为21%
8、下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 B . 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 C . 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 D . 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
9、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   )
A . 温度 B . 溶质性质 C . 溶剂种类 D . 溶剂体积
10、森林失火时,通常砍伐掉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
A . 隔离空气 B . 开辟运输水的道路 C . 隔离可燃物 D .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11、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产生黑色固体 B . 产生蓝紫色火焰 C . 产生大量白雾 D . 产生耀眼的白光
12、只用水无法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 . 炭粉、二氧化锰 B . 淀粉、氯化钠 C . 冰糖粉、硫酸铜 D . 碳酸钙、氯化钙
13、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2KClO3 2KCl+3O2 B . 2KClO3 2KCl+O2↑    C . 2KClO3 2KCl+3O2 D . 2KClO3 =2KCl+3O2
14、有关下图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 存放溶液的是广口瓶 B . 溶质的俗名是烧碱 C .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 D . 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5、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B . b中生成气体的质量大于a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C .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6、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可以冶炼金属 B . 都是有毒性的气体 C . 互为同素异形体 D . 具有相同元素组成
17、分类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图有关物质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有固定的元素组成 B . 混合物中可能只含一种分子    C . I是按物质的种类进行分类 D . II是按元素的种类进行分类
18、同为1mol的物质,所含碳元素质量最多的是(   )
A . CH3COCH3 B . CH3COOH C . CH4 D . C
19、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M

碱溶液

金 属

化合物

分解反应

N

碱性溶液

非金属

氧化物

化合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20、碳与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见右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a-b)表示反应消耗的碳的质量 B . (a-b)表示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 b表示生成的铜的质量 D . b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甲、乙、丙、丁是几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氢、碳、氧中的1~3种元素组成。  

① 甲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其名称为      

② 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化学式为      ,2摩尔乙中约含      个乙分子。

③ 丙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 气体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对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      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利用右图装置证明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① 氧化铜为      色粉末,其中氧元素以      态存在。

② 加热玻璃管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后a中固体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 b中盛放的液体所含的溶质是      

④ c处点燃后,火焰呈      色。

⑤ a中发生的反应证明了一氧化碳具有      性。

2、t℃时,烧杯中盛有20g水。对其进行如下操作,分别得到t℃时溶液A和溶液B。

①上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②充分搅拌使用的仪器名称是      

③溶液A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要使部分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还可以采用的方法为      

⑤t℃,未溶解的硝酸钾为1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⑥请写出溶液A与溶液B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并分析理由      

3、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有碳酸钙粉末。用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作为原料,制得碳酸钙粉末(杂质不参与反应),生产流程如下:

① 氧化钙的俗名是      

② 石灰乳属于      

A.悬浊液      B.乳浊液         C.溶液

③ 步骤II包含的操作名称是      

④ 请写出上述流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 理论上得到碳酸钙质量      (选填“>”“<”或“=”)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⑥ 上述过程中如产生9mol二氧化碳,则消耗该石灰石的质量为多少g?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4、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活动。

(一)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① 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用II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

③ 制备完毕。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现象是      

 

(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① 选择药品。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且操作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② 制取装置如右图所示

i 仪器a的名称是      

ii加入盐酸的量应在      (选填“x”“y”或“z”)处。

iii请写出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      

③ 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      性。

④ 为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三)比较装置I和IV,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都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      B.都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都适用于常温下的反应          D.都只能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E.都是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黄浦区2016-2017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