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B . 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 . 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
D . 用电热壶烧水
2、
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 . 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 . 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 . 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 . 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3、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H2 , 则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数目之比为
A . 1∶2∶3
B . 3∶2∶1
C . 6∶3∶2
D . 4∶2∶1
4、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对该元素的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
B . 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
C .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D .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5、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两种元素,则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纯净物
B . 一定是化合物
C . 一定是混合物
D . 一定不是单质
6、实验室常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 .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 . 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 . 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7、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监控气体流速
B . 收集氧气
C . 证明CO2能溶于水
D .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8、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 .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9、质量相等的a、b两份氯酸钾,其中a份为纯净氯酸钾,在b份中混入二氧化锰,分别同时加热,下列放出氧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之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
A . 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B . 由CO2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C . 由 CO2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D . 由CO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可使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要求下端要 .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D中看到的现象为是 .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2、按要求填写相应的化学符号:
(1)两个氯气分子: ;
(2)三个钡原子: ;
(3)四个氢氧根离子: .
3、按要求填写相应的化学符号:
4、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 .
(2)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
(3)木炭与氧化铜高温时的反应: .
(4)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1)
A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 质子数不同
C . 中子数不同
(2)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m=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6、
A、B、C、D、F、G、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条件和产物已略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G是暗紫色固体.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F ;H .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G→B ,②A→B+C .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碳酸钙可以用做补钙剂,30g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多少克?如果实验室用20g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取多少克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