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五第五单元第3课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题 (共25小题)

1、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关于“青铜时代”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司母戊鼎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 B . 商周时代有大量青铜器农具 C . 商时出现大量青铜铭文 D . 广汉三星堆大型青铜铸像是该时代青铜艺术的杰作
2、有关四川上古历史记载的重要著作有(  )
A . 《蜀王本纪》 B . 《华阳国志》 C . 《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 D . 无可参考著作
3、历史记载的关于古蜀地区的几代名王不包括(  )
A . 蚕丛 B . 柏灌 C . 鱼凫 D . 铜贝
4、下列表述与史实相符的一项是(   )
A . 蜀文化的渊源是四川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巴文化的渊源是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晚期的季家湖文化。 B . 巴蜀文化一开始即和外界,即中原的夏、商、周文化有交往、有影响。 C . 正因为蜀人很早就和中原地区发生交往,所以相当于商、周时期的蜀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    D .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相当于商、周时的蜀文化已经建立了国家。
5、下列推断不成立的一项是(   )
A . 巴蜀文化发展到晚期已经成为中原地区和“西南夷”地区交往的桥梁。 B . 巴族和蜀族最初并不属于汉族,是秦举巴蜀至西汉早期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的。 C . 根据考古学研究的结果,巴文化和蜀文化是两支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为它们有各自的分布地区。 D . 蜀文化进入文明是其本身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从发现的文化遗迹、遗物看,曾受到中原文明的强烈影响。
6、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属于古代的(   )
A . 蜀文化 B . 楚文化 C . 越文化 D . 滇文化
7、证实了古蜀文明存在的是(  )
A . 三星堆文化 B . 二里头文化 C . 金沙文化 D . 龙山文化
8、对下图青铜立人像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出土于四川三星堆 ②高达2.62米

③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④抗战时被当地农民保护起来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9、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随着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发展,审美趣味受商品生产、市场价值的制约,供宫廷、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享用的工艺产品呈现出可类比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丽、艳俗、娇柔做作等风格。”下列我国古代的手工艺产品能体现出上述风格的是(   )

①珐琅彩双环瓶   ②青花五彩碗③三星堆青铜礼器   ④江宁织造局云锦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0、下图为青铜器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属于三星堆青铜文化作品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1、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它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代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
A . 河姆渡遗址 B . 大汶口文化 C . 三星堆文化 D . 二里头文化
12、2008年9月24日,“青铜文明与科技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铜陵隆重召开。进一步挖掘青铜文化内涵、开发利用青铜文化资源是与会者一致关心的问题。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下列属于已发现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司母戊鼎 B . 四羊方尊 C . 青铜盘 D .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13、2013年四川雅安420地震让四川再度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亿万华夏儿女的爱心都向雅安聚拢。历史上四川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今四川地区的有(   )①商周时期的“三星堆”文化             ②战国秦守李冰修建“都江堰”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诞生地     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成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4、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原始文化。古遗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A . 半坡  蓝田 B . 仰韶 三星堆 C . 蓝田 半坡 D . 三星堆  仰韶
15、以下关于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代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唐朝时出现五大名窑;宋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④汉唐的丝织技术都很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6、下图为古代巴蜀地区中(   )遗址的出土文物。

A . 三峡 B . 三星堆 C . 金沙 D . 永陵
17、下图是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青铜面具,这一文物与哪一古老的戏剧形式相关(   )

A . 傩戏 B . 南戏 C . 皮影戏 D . 傀儡戏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青铜器文明主要包括夏、商、西周三个朝代 B . “五谷”农作物,商周已经齐备 C .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D . 青铜神树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
19、2008年7月,《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重新定义的新“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下列关于新“四大发明”史实的陈述正确的是(   )
A . 甘肃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说明西汉时期的纸张主要用来绘制地图 B . 明代嘉兴机户沈大德使用花楼机,大大提高了丝织品的质量 C .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等说明了我国商周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达 D . 唐朝制瓷业分工细,品种多,开元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20、2008年汶川地震,使“天府之国”文物和遗址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涉及到( )
①三星堆博物馆     ②都江堰遗址       ③殷墟遗址       ④随州编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21、成都市文化局宣布,成都将推“三星堆——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金沙遗址的发现时间是(  )
A . 1995年 B . 1998年 C . 21世纪初 D . 20世纪末
22、关于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太阳神鸟金箔 B . 金王冠带 C . 石虎 D . 一根金杖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是一组由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蜀侯蚕丛,其目纵(突出),始称王。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  “蜀王之先名蚕丛,是时人萌(民)椎髻(高高的锥型发髻)左衽”,“(蚕丛的)后代名曰柏灌(树和鸟),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

                                            ——[汉]扬雄《蜀王本纪》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研究古蜀文明所依据的历史资料有哪些类型?从考证的角度讲,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材料三是如何描述蜀王的?
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中学组织学生旅游团参观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如下图)。

 

 材料二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徊。       

                                    ――李白《蜀道难》

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东晋)常璩《华阳国恚》

材料三  发掘者在研究了遗址的文化特点后,把这种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并指出三星堆遗址的年代大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至商代。

(1)如果你也报名参加了,请谈一谈你想去参观三星堆遗址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从史料相互印证的角度看,三星堆考古资料和古蜀传说史料是怎样相互印证的?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有何显著特点?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蜀王国的人们风行“椎髻左衽”。

                                      ——《蜀王本纪》

材料二  三星堆盘髻式青铜头像(图一)和三星堆出土的脑后高髻的青铜像(图二)

       图一        图二

(1)解读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像。
(2)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表明了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历史高二选修五第五单元第3课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