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木炭 B . 镁条 C . 红磷 D . 铁丝
2、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泡沫由许多团簇组成,每个团簇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碳纳米泡沫”是目前世上最轻的物质之一,密度为2mg/cm3 . 有铁磁性,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   )
A . “碳纳米泡沫”由碳元素组成 B . “碳纳米泡沫”能被磁铁吸引 C . “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D . “碳纳米泡沫”能浮在水面上
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Si C . Al D . Fe
5、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6、人体每天需要补充800-1200mg的钙,这里的“钙”是指(   )
A . 钙元素 B . 碳酸钙 C . 钙原子 D . 金属钙
7、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 . O2 B . 2O C . 2O2 D . O2-
8、实验室中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
A . 试管 B . 量筒 C . 烧杯 D . 蒸发皿
9、Zn和F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元素与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电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质子数不同 D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0、关于右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试管1中气体能燃烧 B . 该实验可用于探究水的组成 C . 与试管2相连的是电源正极 D . 试管1和试管 2中气体质量比为2:1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液氮用作冷冻剂 B . 氢气充灌气球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氧气用于炼钢
12、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钚是金属元素 B . 钚元素的质子数为94 C . 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4 D .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13、用打气筒可以压入远大于自行车车胎体积的空气,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 .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4Fe+ 3O2  2Fe2O3 B . 2C + O2  2CO↑ C . P+ O2 P2O5 D . H2CO3=CO2↑+H2O
15、硝酸铜[Cu(NO32]广泛应用于烟花的生产。Cu(NO32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
A . SO2 B . NO2 C . NH3 D . N2
16、两只机器瓶中分别盛有O2和CO2 , 要将他们区别开,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
A . 倒入澄清石灰水 B . 倒入水 C . 伸入燃着的木条 D . 倒入紫色石蕊溶液
17、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 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 D .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18、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生石灰(CaO)和熟石灰[Ca(OH)2]:加水 B . 水和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 . 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D . 食盐和白醋: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1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t3℃时,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B . t2℃时,甲和乙的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t1℃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各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质量大 D . 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20、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下列图像关系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学校科学活动月,小明绘制了一幅简笔画-自然界中碳的循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释放CO2的方式主要有火山喷发、      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化石燃料是指天然气、煤和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依据图示分析,控制温室效应发生的有效措施有            
(3)二氧化碳被碱性物质吸收可形成碳酸盐。澄清石灰水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被氨水吸收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

① 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② 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③ 在该生产流程中,你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      

(5)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都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的。

①稀有气体常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因为      

②干冰可用于制做舞台云雾,利用了干冰      的性质。

2、水是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1)天然水是混合物,不能达到饮用标准,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过滤池的作用是      

②目前世界上安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是臭氧(O3)消毒,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2)水电池是一种新型环保电池。其原理是利用膜技术将水中的氢分解成氢气,放电时,氢气与氧气化合成水。水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号)。
(1)
A . 纯牛奶 B . 生理盐水 C . 白酒 D . 鲜榨豆浆
(2)硝酸钾溶液常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小刚帮妈妈配置硝酸钾溶液用于浇花。

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小刚想要配置一份20℃的饱和溶液,在烧杯中放入100g水(图A),测得水温20℃。小刚

应在天平托盘中放置砝码      g。游码应放在      (在标尺上画出游码的位置)。

②将称好的硝酸钾放入烧杯中,搅拌10分钟,却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现象。原因可能是      

③小刚要达到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      

④水培营养液的浓度不能超过1% ,花瓶中盛有1000mL的水,要使营养液适合植物生

长,加入上述溶液的质量最多为      (保留一位小数,水的密度为1g/cm3)。

4、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我国SO2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1)硫酸生产尾气排放;(2)有色金属冶炼:如铜、铅、锌等矿物中都含硫化物;(3)燃煤: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且多为高硫煤(硫含量超过2.5%),在全国煤炭的消费中,占总量84%的煤炭被直接燃用,燃煤二氧化硫排放占总SO2排放量的85%以上。北京地区2013年、2014年各行业SO2排放比率如下图所示:

SO2在大气中扩散迁移时,在日光照射下,可被氧化为SO3 , 大气中若含有起NO2和O3 , 这种反应的速度更快,SO3在空气中遇水滴就形成硫酸雾。最终酸雾遇到金属飘尘、氨等形成硫酸盐颗粒,此过程称为气-粒转化,大气中各种气体污染物在气-粒转化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PM2.5。二氧化硫还可溶于水形成H2SO3 , 然后再氧化成硫酸。

回答下列问题:

(1)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2)SO2在空气中氧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矿石常用于冶炼铜。

①黄铜矿由      三种元素组成。

②冶炼过程中,会产生SO2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4)
A . 北京地区SO2的多少与汽车无关 B . 关闭火力发电厂能有效控制北京地区SO2的排放 C . 北京的雾霾天气与机动车无关 D . 采用天然气供热能改善北京空气质量
5、Si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指的是利用砂子(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的Si,其生产流程如下:

 

(1)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2)步骤①产生的尾气会污染空气,该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②、③都需要注意防潮,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4)
A . 硅能与水蒸气反应 B . 氢气能与水蒸气反应 C . SiCl4能与水蒸气反应 D . 氯化氢能与水蒸气反应
6、A、B、C、D、E五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碳、氢、氧、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

(提示: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2)B是一种氧化物,遇水会放出大量热,生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被看作清洁能源,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齐相应微粒的图示。

(4)如下图所示,打开漏斗活塞,一定量C溶液流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最终得到无色溶液。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      

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8、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实验研究中都要使用控制变量法,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将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小花,一半烘干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如图A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中干燥的纸花要探究的问题是      
(2)探究燃烧的条件:图B所示实验实现了对多个影响条件的控制,其中水中白磷要研究的变量是      
(3)已知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就越快。课外小组的同学想用图C所示装置探究Zn、Fe的活动性强弱。你觉得他们在研究中需要控制的影响变量有      
9、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若在分液漏斗中盛有浓氨水,小烧杯中盛有无色酚酞试液,将氨水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小烧杯中盛有白磷,集气瓶内盛有固体氢氧化钠,将分液漏斗中适量水放入,观察到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的原因是      
(3)若分液漏斗中盛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集气瓶内盛有二氧化锰,小烧杯内盛有白磷。将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入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示:已知该反应放热),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将本实验与上述实验(2)对比,你得出的结论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实验室一般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小明用此法制取氢气时发现问题:制得的氢气有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气味是哪来的?

查阅资料:锌与浓硫酸发生如下反应:Zn + H2SO4 ZnSO4 + SO2↑+ H2O

          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且能使品红溶液退色。

猜想与假设:可能是硫酸的浓度过高,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SO2

设计实验:小明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用于探究活动。

探究1:小明将发生装置与C、E连接,用1:2、1:3、1:4等不同浓度的硫酸进行实验。(温馨提示:上述比值是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回答下列问题:

(1)C应连接的发生装置是      
(2)利用该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产生与硫酸浓度的关系,小明判断有SO2产生的依据是      
(3)小明的该设计中,应该还有后续装置,其作用是      
(4)探究2:探究SO2的体积含量。

小明想用C装置中测定收集到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含量。应进行的操作是      。计算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是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10%的硫酸锌溶液可作为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反应原理为:ZnO + H2SO4 = ZnSO4 + H2O。取20吨某红锌矿石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终分离得到32.2吨硫酸锌(红锌矿中其他杂质不含锌),则该红锌矿石中含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用所得硫酸锌配制木材防腐液,可得溶液多少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顺义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