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氧    B . 硅   C . 铝    D .
2、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
A . 闻气味 B .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 . 观察颜色 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冰水 B . 果汁 C . 碘盐 D . 食醋
4、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C

硬水软化

加热煮沸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 .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 .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无空隙 D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7、化学是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提出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 )
A . 拉瓦锡        B . 道尔顿    C . 阿伏加德罗        D . 门捷列夫
8、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 B . 百炼方能成钢 C . 纸里包不住火 D . 玉不琢不成器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倾倒液体 C . 称量固体     D . 过滤
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 . O2 B . 2O2 C . 2O D . 2O2-
11、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 18 B . 10 C . 2 D . 8
12、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
13、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单质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原子
14、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电子数不同 D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5、镁有“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为12 B . 核外电子数为 24 C . 元素符合为Mg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16、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其化学式为C22H19FN4O2 , 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西达本胺是一种化合物 B . 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C . 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48 个原子 D . 西达本胺分子中氟、氮、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17、室温时,对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分别进行如下操作,不会产生白色固体的是( )
A . 蒸发 B . 通入少量CO2 C . 加入少量CaO D . 放入冰水中
18、对于下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 .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 2H2↑+O2 D . 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更加合适的催化剂
19、10℃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0℃时,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10℃时,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给两支试管加热至30℃,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30℃时,将两支试管溶液制成饱和溶液,则它们的质量:甲>乙
20、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C . 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D . 某温度,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数十亿年来,地球大气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远古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现在空气的成分N2、O2、CO2水蒸气及惰性气体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CH4、NH3、CO、CO2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大气是指绿色植物出现以前的大气。假设把现代的人或其他的动物放在原始大气中,不能生存的原因是      
(2)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CO2逐渐减少,同时O2逐渐增加。其原因是      
(3)随着原始大气中O2缓慢地增加,CH4、NH3、CO等气体逐渐被氧气氧化而缓慢地减少,使大气的成分逐渐演化成现在的大气。CH4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水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1)
A . 食盐 B . 面粉 C . 蔗糖 D . 花生油
(2)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水可以将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4)市场上有一种“自热米饭”,包装盒内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几分钟后,米饭便熟可食用,其原因是      
3、合理应用能源,保护环境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 (3)
A . 乙醇 B . 天然气 C . 汽油 D . 氢气
4、生活处处是化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其中碘的化合价是      
(2)夏季打开可乐的瓶盖会有大量泡沫涌出的原因是      逸出造成的。
(3)湿衣服在烈日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微观解释是      
(4)食品真空包装的目的是      
5、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A 瓶中充满了氯化氢气体,B 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魔术实验

微粒示意图(三种球分别表示氢、氮、氯原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3)甲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6、注意防火安全很重要。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_____。       (1)
A . B . C . D .
(2)学校教学楼楼道里放置了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剂:磷酸二氢铵50%、硫酸铵25%),灭火器阀门开启后,筒体内的灭火剂在驱动气压力的作用下,经虹吸管从喷射管喷出,当灭火剂以雾状与火焰接触后发生一系列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包括起到稀释氧和冷却燃烧物表面温度的作用,从而使火焰熄灭。对于干粉灭火器的工作原理说法错误的是___。

(2)
A . 灭火剂是二氧化碳 B . 灭火剂通过隔绝空气灭火的 C . 在灭火过程中降低了物品的着火点 D . 它与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相同的
(3)使用灭火器灭火时,正确作法的是___。 (3)
A . 站在上风方向灭火 B . 站在下风方向灭火 C . 对准燃烧点根部喷射 D . 对准燃烧点上部喷射
7、现有A、B、C三组初中常见物质,按要求回答问题:

A

B

C

H2

H2O

Ca(OH)2

C

CO2

Ca CO3

(1)属于氧化物的是      
(2)俗称熟石灰的是      
(3)将6种物质分为A、B、C三组的依据是      
(4)在上述物质可以转化的反应中, 能够证明“水”作为循环物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回答下列实验的相关问题:

A

B

C

D


(1)A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2)B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气体的黄绿色消失,原因是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D的实验目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2年以来,雾霾、PM2.5、空气质量等词都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现实生活中,经常把雾与霾放在一起,统称为雾霾天气。简单的说,雾是湿的,即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干的,即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积聚,雾未必是污染物,却是污染物的良载体。雾和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略有不同,雾天中的能见度比霾天要差,对交通的影响更大;霾天气对身体健康影响更大。

当出现灰蒙蒙的天气时,我们还是很难严格区分哪是雾,哪是霾。因为往往会发生雾、霾交替或雾、霾混杂的天气,雾和霾有时还会“角色互换”,相互转化。

PM2.5并非雾霾的“代名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并且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城市大气中PM2.5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直接排放;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过程”。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能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

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实际上要依据空气质量分指数(英文缩写为AQI)。2012年3月国家发布的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污染物监测为6项,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

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面对雾霾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尽量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如:减少外出,若外出时戴口罩,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减少户外锻炼;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注意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

(1)对雾和霾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1)
A . 雾和霾一定都是污染物 B . 霾天中的能见度比雾天要差 C . 雾和霾有时会相互转化 D . 雾霾天气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2)PM2.5对人体的______影响最大。 (2)
A . 呼吸系统 B . 神经系统 C . 循环系统 D . 泌尿系统
(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3)
A .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B .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 . 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D . 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下列是北京天气预报内容,可知这几天内属于重度污染的有      

日期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空气质量指数

39

139

208

198

279

302

(5)你对人们应对雾霾天气的建议是      
2、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4)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 , 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与水反应得到H2SO4 , 则X的化学式为      
3、“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操作A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3)造成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
A .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 称量时,少量晶体仍粘在蒸发皿上 D . 溶解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4、下图所示装置中的现象是实验过程中呈现的实验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

(1)多孔铜制隔板上面若放置石灰石,打开止水夹M,取下左侧的橡胶塞,向U型管内加入稀盐酸,U型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关闭M后,呈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的原因是      
(2)多孔铜制隔板上面若放置白磷,U型管内注入80℃的热水,U型管右管内热水浸没白磷,此时的实验现象是      ,打开止水夹M,经M处向U型管内不断充入氧气后的现象是      ,此实验可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5、化学实验小组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气体(图1中的A),为检测它的成分,进行下列探究实验活动。(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猜想与假设】①是CH4; ②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③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A         B         C      D

       ②       ③

图1

图2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4)当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当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

实验结论是      ,其理由是      。我对此实验的改进建议是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化学小组先用30%的浓盐酸20g,配制10%的稀盐酸,并加入到13g 的石灰石样品中完全反应。(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1)配制10%的稀盐酸质量。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怀柔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