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1单元第3课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同步练习题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 (共20小题)

1、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B . 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 . 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D . 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2、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要研究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应收集的直接史料是(  )

A . 史记 B . 曲辕犁 C . 甲骨文 D . 资治通鉴
3、2012年1月12日,《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示包括近百件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及大量照片和“文字资料”,那么下列不属于“文字资料”记载的是(  )
A . 当时人的记载 B . 当时人的撰述 C . 后人的追记 D . 人类遗留下来的残存物
4、2012年1月12日,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开幕的《龙行浙江——浙江出土恐龙化石》特展展示内容包括东阳龙、丽水浙江龙、天台镰刀龙等在内的6件恐龙骨架、近百件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标本等,所展示的内容属于(  )

“中国东阳龙”的骨架

A . 文字资料 B . 实物资料 C . “传说”资料 D . “口述”资料
5、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说明了(  )
A . 文献记录会受立场的影响 B . 文献记录不能揭示出真相 C . 文献记录能还原历史真相 D . 文献记录最接近历史真相
6、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 . 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 . 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C . 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史 D . 材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依据
7、马克思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这一评价是建立在哪些依据基础上的?(   )

①生产力标准

②一分为二的方法

③人类文明的进步

④社会近代化角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8、托克维尔指出,“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
A . 关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B .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C . 侧重社会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D . 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
9、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梭伦改革发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期

②“太祖”作为朱元璋的年号可以用来纪年

③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0、时间坐标轴是学习历史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所做的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对数字处历史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处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政权 B . ②处提出革命必须实行武力夺权目标 C . ③处苏维埃政府率先临时政府对发难 D . ④处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
11、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

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A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发生 B . “国家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 C . “美苏之间冷战”的五十年 D . 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惨案
12、“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从30岁左右开始授徒讲学,开创了儒家学派。”从这段简介中可知,儒家学派产生于(   )
A . 公元前6世纪后期 B . 公元前5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6世纪前期 D . 公元前4世纪后期
13、关注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把17~18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基本的特征可概括为
A . 在动荡中开始一体化 B . 在改革中走向世俗化 C . 在革命中追求民主化 D . 在交融中实现多元化
14、史料是研究和编撰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考古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对于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B . 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 C . 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D . 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15、近代学者李济在谈到史学研究时说:“我们并没有期望得到许多甲骨文字,……就殷商文化全体说,有好些问题都是文字中所不能解决而就土中情形可以察得出的。”这里他强调的是
A . 甲骨文对研究商朝历史的作用不大 B . 文字史料对揭开历史真相有直接作用 C . 实物史料比文字史料更有价值 D . 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一致才符合历史真相
16、作为实物史料,司母戊大方鼎直接反映的商朝情况包括

A . 青铜铸造和农业生产 B . 祭祀礼典和农业生产 C . 青铜铸造和文化艺术 D . 天文历法和祭祀礼典
17、有学者提到:“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下列关于该学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康梁是当事人,陈述自己亲身参与的事件带有一定主观性 B . 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是同一派,仅凭他们陈述很难构成信史 C . 研究戊戌变法仅凭文献资料而没有实物史料,不足以采信 D . 戊戌变法的研究需要多方面收集史料证据进行甄别和辨伪
18、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类。下列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
A . 西周编钟 B . 宙斯神殿遗址 C . 《资治通鉴》 D . 《尼克松回忆录》
19、下图是宋朝交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曾是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 B . 流通地域仅限于四川省内 C . 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 . 该图实物属于第二手史料
20、计量史学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它主要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导致图中所示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 . 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日益加强 B . 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 C . 中央苏区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D . 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

二、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材料

统一度量衡是秦朝的重要措施,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只有“一法度衡石丈尺”之语。秦始皇陵等处出土的秦权铭文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校准)衡石……毋过岁壹。”“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罚没)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摘编自《睡虎地秦墓竹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具体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出土文物对已有文献资料的作用。
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加文孟席斯:英国人,1937年生于上海,有深厚的中国情结。1953年加入英国海军,曾任战略核潜艇艇长,现居伦敦。服役期间,他曾率舰沿着哥伦布、迪亚斯、达·伽马的航线行遍世界。退伍后,曾多次走访中国和亚洲国家,专注于中国明代郑和航海的调查研究。孟席斯历时14年跑遍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和野外所收集到的有关郑和航海的大量史料、遗存。

2002年从伦敦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学术信息,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在一个又200多人参加的学术发布会上宣布:中国明代郑和船队先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他给出三大结论:

一  各种地图、卫星图、航海图等资料

二  当地人的有关记载和遗留下来的遗物,比如他在佛得角上发现一块石碑,上面的文字表明中国人或者亚洲人曾早于欧洲人到过此地。

三  物种的相似。孟席斯表示,两位秘鲁专家通过研究,发现美洲土著人的DNA与广东人相似,同时期明代皇宫里出现过袋鼠,而且中国还出现过美洲的玉米。

综合上述材料,对加文孟席斯“郑和到达美洲”的历史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分别展开论述。

3、理论指导、史料研习、问题讨论和社会调查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2)史料研习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问题讨论

 

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

(4)社会调查

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感受。请参照示例回答: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中国的改革开放

调查理由: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调查题目:戈尔巴乔夫改革

调查理由:          。

4、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1)史料研习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请回答:

①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

②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

③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注:以上答案均要直接摘抄文中的语句。

(2)理论指导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请回答: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创人民民主政治新局面的?

(3)问题研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看法。

(4)社会调查

调查见证人,了解、感受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成就。请自拟一个题目并说明调查的目的。

①调查题目:

②调查目的:

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经·大雅·大明》


材料二:上图是西周的青铜利簋,高28厘米,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现在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

材料三:武王克商是“上古三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料记载不甚清晰,武王克商的年代长期不能确定。两千多年来,中外学者根据各自对文献和西周历法的理解,形成了数十种看法,最早的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近年来,专家们对周人的都城进行考古研究,确定克商之年应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前后差距缩短至30年。专家们又通过现代天文学方法回推克商时关于天象的记载,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方案。其中公元前1046年与文献、金文历谱等记载大致符合,因此被认定为首推的武王克商之年。

——《教材》

(1)属于文字史料的是材料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材料      

(2)上述三则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材料      

(3)史学家王国维把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起来研究的研究历史方法命名为      

(4)在通过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都无法对相关史实获得确凿年代的情况下,还可运用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取得突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1单元第3课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