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

A .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 . 光绪帝被囚禁 C . 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D . 帝国主义的破坏
2、直接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天演论》敲响警世洪钟 D .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3、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   )
A . 公车上书 B . 组织强学会 C . 保国会的成立 D . 兴中会的成立
4、百日维新的内容不包括(   )

A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 训练新式军队 C . 废除土地私有制   D .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5、为变法而甘愿流血牺牲的人物(   )

A . 康有为 B . 梁启超 C . 李大钊 D .
谭嗣同
6、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事件(   )

A . 保国会的成立 B . 强学会的成立 C . 时务学堂创办 D . 《中外纪闻》的发表
7、为不做“不做亡国之君”而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   )
A . 顺治帝 B . 道光帝 C . 光绪帝 D . 乾隆帝
8、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是(   )
A .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 . 训练新式军队,
9、下列内容对颁布变法诏书不正确的评价是(  )
A . 有利反对清朝封建统治 B .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C .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10、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
A . 知识分子与政客军阀斗争 B .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斗争 C .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D .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11、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五四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12、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13、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 )
A . 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 B . 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 .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 .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4、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15、《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A . 教育制度 B . 科举制度 C . 文化制度 D . 政治制度
16、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 . 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 . 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 . 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 . 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17、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 .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 .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 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 .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8、1895——1898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主张(   )

A .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B . 救国图存变法自强 C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下列属于戊戌变法代表人物的是(   )

①康有为②陈独秀③梁启超④曾国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0、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A . 康熙帝 B . 道光帝 C . 光绪帝 D . 宣统帝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愁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回答:

(1)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造成“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情景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种受到人们欢迎的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2、阅读材料: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19世纪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2)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

(3)为实现这些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马关条约》的签订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此后,在维新派的努力下,光绪皇帝为促进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公开支持维新变法,并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展开变革.但是变法运动引起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恐慌,他们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六名维新派领袖,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最后遭到失败。
有三个错误,请找出来。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4、

阅读下列材料: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主张采取什么措施挽救民族危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戊戌变法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