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20小题)

1、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钥匙

2、给注拼音的填上汉字。

duó

wǎn

ào

tān

kuàng

kuàng

      

      

      

      

      

      

3、下面的句子,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炼。

      改为                   改为      

②祈导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掺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改为                   改为      

4、下面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①我本来打算乘那一阵喧闹偷偷地遛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改为                   改为      

②我们必需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槛狱大门的钥匙。

      改为                   改为      

5、依据课文《最后一课》,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①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喧哗、喧嚷、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      (塞进、装进、送进 )我们的脑子里去。 

③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      (敬意、敬佩、敬仰)。

6、判断下列句子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

①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②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③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7、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②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8、不改变句意,把下边的长句改成几个意思连贯的短句。

历史剧《屈原》叙写了战国时代楚怀王不图自强,不辨敌友,梦想依附秦国,屈原虽然“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依然深怀爱国热忱,同朝廷绝齐亲秦的反动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

9、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一位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

    请围绕“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这一主题,根据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每句话不不少于10个字。

10、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


(1)
A . 喧嚷扰乱 B . 声音大而杂 C . 喧哗沸腾 D . 喧哗热闹
(2)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   )


(2)
A . 惊叹 B . 惊奇 C . 纳闷 D . 心里不明白
(3)“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 (  )

(3)
A . 批评指责 B . 处罚 C . 埋怨 D . 严厉地责骂
1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 (dǎo)     异(chà)     闹(xiān)  弟(tú) B . (lǎnɡ)     学(dū)     尺(jiè)     气(fèn) C . 肃(yuán)    叟(hǎo)    愁(yōu)     备(zé) D . 心(nài)     磨(sǔn)    收(cāo)     可(lián)
1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赫叟(hǎo sǒu)   异(chà)       住(gěng) B . 祷(qí)           悔(ào)         (jiá) C . 罚(chěng)      板(dèng)     (wǔ) D . (téng)        钥匙(yùe shi)  (zhuàn)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祈祷  督学 B . 思量  墙璧 C . 惨白  阻塞 D . 戒尺  溜冰
14、读课文《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后,脸色“惨白”起来?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因为“钟声”和“号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的时间到了。 B . 因为“钟声”和“号声”宣告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到了。 C . .因为“钟声”和“号声”暗示韩麦尔先生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 D . 因为“钟声”和“号声”暗示了法兰西这块土地已被普鲁士兵占领。
15、读课文《最后一课》,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在今天这次课上“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这堂课是为数不多的几次法语课之一。 B . 因为这是一堂公开课,镇上许多人都来听课,从前的镇长也来了。 C . 因为明天韩麦尔先生就退休了。 D . 韩麦尔先生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16、

判断下列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

“散学了,——你们走吧。”(    )

A . 表示解释说明 B . 表示语音延长 C . 表示意思的递进 D . 表示语意的转折。
17、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


A .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B .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 .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 .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18、读课文《最后一课》,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________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②画眉在树林边________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③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________的气氛。

④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_________,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A . 何况     委婉      严厉      奇怪 B . 况且     委婉      严肃      奇怪 C . 况且     宛转      严肃      诧异 D . 何况     宛转      严厉      诧异
19、读课文《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在临近下课时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


A . 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 . 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 . 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 . 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20、读课文《最后一课》,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 . 《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 .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D . 《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二、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 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 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让学生练写“法兰西”“阿尔萨斯”?

(2)选文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先生在写“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时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呢?


(4)有同学认为“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这句话用在这里是多余的,应该删掉。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5)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请说说你的看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