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面是实验室里几种物体的对话,有关化学变化的是(  )
A . 试管:同学们一不留意,我被摔碎 B . 蜡烛:受热我就会熔化 C . 灯泡:通电后我发光,带来光明 D . 铁钉:我生锈
2、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 鼻子闻  B . 嘴巴吹     C . 耳朵听      D . 眼睛看
3、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实验探究的哪一要素(  )
A . 猜想假设 B . 进行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4、今年我市水源、沟沿等乡村出现严重干旱,造成部分水稻绝产,所以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水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 . 为不浪费水,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庄稼 B . 农业生产中使用浸灌方式灌溉庄稼,水分能充分吸收,有利于节约用水 C .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D .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必须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C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和H D . 因为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KClO3是氧化物
6、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是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功能定位。若对新区的市民和单位提出下列要求,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污水集中处理 B . 禁止燃放烟花炮竹 C . 垃圾分类处理 D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7、下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这

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H2、CO2 B . 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C . 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D . 用点燃的木条放入③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O2
8、我们东北的美在于它寒冷中的火热,而当之无愧的主角自然是“雪”了。你在欣赏美丽的雪景时,是否仔细观察过雪花的形状呢。它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 . 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 .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 . 每个雪花中所含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9、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 . 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 . 分类观:冰水混合物和矿泉水从组成上都属于混合物 D . 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10、下列实验均来自初中课本,对其中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29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图片_x0020_30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图片_x0020_31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石墨连接在电路中

A.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约至刻度“1”处

B.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白色

D.灯光亮了

A . A B . B C . C D . D
11、如图所示,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B .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 .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 .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12、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知识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B

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组成水的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金属汞——由汞原子构成

氧气 ——由氧分子构成

C

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

D

日常生活经验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验纯

汽车到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

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小

使煤燃烧更充分——把煤做成蜂窝状

A . A B . B C . C D . D
13、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 . 由图1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 C . 由图2可见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 由图3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
14、中国是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它毁掉了中国一代人的健康。其中一种抗生素的名称是环丙沙星,化学式为C17H18FN3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环丙沙星中含有17个碳原子 B . 一个环丙沙星分子中共含有41个原子 C . 环丙沙星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D . 环丙沙星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8∶3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及符号表征
(1)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

2个氢原子      ; 2个硝酸根离子      

(2)下图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质子数的原子,按要求填空:

 

表示混合物的有(填字母序号)      

(3)已知X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3 , 则X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X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化学家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你认为该观点      

(填是否正确)。如下图, 图1表示的粒子名称是       

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6号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N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2、生命吸管是能够将河水、泉水等直接过滤成直饮水的便携式净水装备。

(1)吸管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和过滤。
(2)若想验证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加入      .
3、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

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

①这种可燃冰与其他燃料相比有什么优势?       

②这种可燃冰的质量为      g时,与44g二氧化碳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

(1)倒入产品,然后再缓慢倒入一小杯清水,观察到冒出大量气泡,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填写完全:2Al + 2NaOH +      = 2NaAlO2+ 3H2↑,依据原理是      

(2)反应过程中,还看到管道通溶解,有大量水蒸气,说明该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现有A、B、C、D、E、F、G、H、I九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都是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为气体单质,E为黑色固体,F、I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且具有相同组成元素,G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H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性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      ,         H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②      

其中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⑤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3、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      
(2)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      (填是否合理)。

②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下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      (填代号)。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某同学进行家庭小实验:向广口瓶中放入切开的苹果块,再盖上瓶塞,一段时间后苹果变色,打开瓶塞,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

(1)该同学依据实验现象猜测,苹果变色的原因可能是苹果与      发生了反应。
(2)若(1)中猜想成立,则日常生活中,要使切开的苹果慢一点变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请回答: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图片_x0020_35

Ⅰ. 将A试管充满CO2 , B试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Ⅱ. 密闭下,用针筒将A中部分CO2抽出

Ⅲ. 打开K

Ⅰ. 将A试管充满CO2 , B试管加入稀盐酸

Ⅱ. 用针筒向A 中注入适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Ⅲ. 打开K

(1)实验1中可以验证CO2与水发生反应,看到的现象是      
(2)实验2中,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Ⅲ中,打开K后发现A中液面上升后又下降,有气泡产生,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3、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②      

(2)若选择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通入(选填“左”或“右”)。

(3)已知NH3极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固体氢氧化钙[Ca(OH)2]

和固体氯化铵(NH4Cl)加热来制取NH3 , 同时生成氯化钙(CaCl2)和水, 则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               , 若用F装置收集NH3 , 油层的作用是                  

(4)小华通过互联网得知:多种物质都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初次探究】实验证明,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能显著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如果要确定CuSO4是催化剂,还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不变

【再次探究】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稀硫酸中含有三种粒子(H2O、H+、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华作了以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华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b.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氯化铜溶液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五、 计算题:(共1小题)

1、我市石灰石矿主要分布在官屯、周家、建一三镇,保有储量1.3亿吨。开采石灰石企业有22家,年产石灰石50万吨。为分析石灰石的纯度,现称取石灰石样品10.5g放入烧杯中(杂质不参加反应),再向其中加入45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2.2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
(1)该反应过程当中,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