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23小题)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2、《人琴俱亡》选自       ,是记载       的笔记小说。作者             人,       的文学家。

3、《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      ,表现了      

4、读课文《人琴俱亡》,你能结合下面句子补出省略的词语吗?

①何以都不闻       消息?

      便径入坐灵床上。

      月余亦卒。

5、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6、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因恸绝良久

②月余亦卒

③子敬素好琴

④便径入坐灵床上

⑤便索舆来奔丧

⑥此已丧矣

⑦何以都不闻消息

⑧都不哭

7、解释划线字。

子敬先亡

何以都不闻消息

已丧

便索舆来奔丧

⑥便入坐灵床上

⑦弦

地云

⑨人琴

⑩因恸绝良久

8、翻译下列句子。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语时了不悲。

(4)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6)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7)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王子(yóu)             病(dǔ) B . (jìng)入               琴(xián) C . (chēng)地             悲(tòng) D . (zú)                  不(tiáo)
10、为下列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一项(  )。

(1)何以不闻消息(       )。

(1)
A . 总是 B . C . 已经
(2)语时不悲(     )。

(2)
A . 结束 B . 可能 C . 完全
(3)子敬好琴(     )。

(3)
A . 白色 B . 向来 C . 本来的,原有的
(4)便入坐灵床上(   )

(4)
A . 小路 B . 径直 C . 直径
(5)弦既不(    )。

(5)
A . 协调 B . 调解 C . 调弄
(6)因恸良久(      )。

(6)
A . 隔断 B . 绝对 C .
(7)便索来奔丧(     )。

(7)
A . 轿子 B . 地图 C . 舆论
1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何以/都/不闻消息 B . 何以/都不/闻消息 C . 何/以都/不闻消息 D . 何/以都不/闻消息
12、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13、你能默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吗?

14、《人琴俱亡》中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15、如何理解《人琴俱亡》中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

16、找出《人琴俱亡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17、课文《人琴俱亡》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18、课文《人琴俱亡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19、故事《人琴俱亡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20、故事《人琴俱亡》第1段中说,子猷对弟弟的死“了不悲”“都不哭”。你是怎样理解子猷的这种行为的?

21、《人琴俱亡》中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这个“不调”说明了什么?

22、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

23、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吗?

二、阅读题(共2小题)

1、阅读《人琴俱亡》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1)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原句。

(2)对这文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A . 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写王子猷、子敬兄弟二人病情都很严重,第二件事写王子猷去为子敬奔丧。           B . 子猷说话时的“不悲”,奔丧时的“不哭”反映子猷为子敬的死幸灾乐祸,认为自己在子敬后死。 C . 这一段中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虽未直接言表,但可通过一些语句来反映了他们的兄弟情深,如“何以都不闻消息?”一句责问,“便索舆来奔丧”一句的急切之情。
2、欣赏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醉 花 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醉花阴”是      名,李清照,号            朝女词人。我们还学过她的词是      

(2)对该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A . 这首词没有正面写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但是仔细寻味,每一字中都浸透了离愁与相思。 B . 上阕写词人——整夜未睡而愁,主要是考虑如何在清闲的重阳佳节去赏菊花。 C . 下阕主要突现了一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女子的形象。 D . “人比黄花瘦”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这位女子比东篱下的黄花还要瘦,主要是愁苦之情造成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人琴俱亡》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