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年级:四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共6小题)

1、给下列字注音。

kěn

chī

      

      恭毕敬

      

如醉如      

      扬顿挫

2、填空。

①“倦”的音序是      ,它的右半部是      字;“倦”在书中组词为      ,请你再用“倦”组一个词语:      

②“谱”的部首是      ,除了部首还剩      画;“谱曲”中的“谱”在词语中的意思是      

3、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适当的词语。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①孔子学琴经过的阶段:

学会琴谱——      ——      ——      

②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      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      一遍,丝毫没有      的样子。

5、修改病句。

①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②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③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④他喊他出去玩。

⑤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6、读孔子的名言,再写几句自己知道的孔子的名言。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②温故而知新。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阅读理解(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hóng)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后来又向法国著名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达仰很看重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jí)妒(dù)。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mó)。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充饥,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展。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嫉妒:      

轰动:      

(2)根据事情的发展。用“‖”把短文划分为三部分。
(3)抓住要点,写出第二部分的主要意思。
(4)那个外国学生对徐悲鸿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开始时“很不礼貌”,后来是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5)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
(6)第六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
(7)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功夫不负有心人。

②有眼不识泰山。

(8)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徐悲鸿是怎样的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