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县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 . 先变红后变紫
B .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 .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 先变蓝后变紫
2、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铜生锈,自行车轮胎爆炸
B . 高粱酿酒,红磷燃烧
C . 胆矾研碎,酒精燃烧
D . 食物腐烂,金属导电
3、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银不是银
B . 铅笔不含铅
C . 干冰不是冰
D . 金刚石是最硬的金属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混合物,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
A . 稀硫酸,液氧
B . 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C . 石灰石,汽水
D . 冰水混合物,氧化铁
5、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
A .
滴加少量液体
B .
过滤
C .
加热液体
D .
加入固体




6、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各类资源。下列有关保护自然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 | 解释 | |
A | 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 | 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不能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C |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
D | 湿衣服在阳光下易晾干 | 受热时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A . A
B . B
C . C
D . D
8、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对水的认识或观点错误的是( )
A . 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加以鉴别
B . 山泉水洁净清澈,含多种矿物质,提倡直接作为饮用水
C . 盛开水的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
D . 洗菜、淘米、洗衣服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9、某石材含放射性元素氡,已知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 50
B . 86
C . 136
D . 222
10、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 . 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酸雨的产生
C . 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D . 液化石油气罐放置时要离火源一定距离,防止发生爆炸
11、一种廉价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
2CO2+3H2O,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 )

A . CH4O
B . C2H4O
C . C3H6O2
D . C2H6O
12、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的目的的方法之一是( )
A . 隔绝空气
B . 降低着火点
C .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D . 清除可燃物
13、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 , 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B . 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g
C . 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D . 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1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了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 . 水通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D .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42 | 1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0 | 6 | 31 |
A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 .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 . 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 . 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1)两个铜原子 ;
(2)五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3)三个亚铁离子 。
2、生活离不开水,净化、软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2)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硬度较大,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
(3)自来水厂可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杀菌,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3、下面给出了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你能从中解读出哪些信息?
(请写出2条)
(1)
(2)
4、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⑴⑵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铁丝燃烧 ;( )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
(3)天然气(CH4)燃烧 。
5、正确地认识物质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是小朋同学归纳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
(1)“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不同”。上图中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 反应(填序号)。
(2)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与 反应,请写出碳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
6、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编号,下同);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7、下面是实验老师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该老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收集氧气可选用D装置。理由是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
(3)上面发生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其他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化学方程式: 。
8、为了探究三氧化硫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是把三氧化硫(SO3)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图A所示。乙同学的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下图B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资料表明: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请你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乙同学按图B进行实验时,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小花变红;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不变色,你认得出的结论是 ;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认为得出的结论是 。
(2)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哪个同学的方案更合理 ,另一同学不合理的原因是 。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45克加热制备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有2.49克。求: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中元素的质量比?
(2)充分反应后产生多少克氧气?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