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我国第二大平原
B . 地势坦荡开阔
C . 黑土面积广大
D . 沼泽湿地较多
2、东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顶坡度比较大,其主要的目的是便于( )
A . 接受更多的阳光
B . 空气流通
C . 更快散热
D . 减少积雪的压力
3、关于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外围是山地、丘陵
B . 中间是广阔的平原
C . 内部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
D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东北地区濒临渤海和黄海,有俄罗斯、朝鲜和蒙古三个陆上邻国
B .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大部分位于中温带
C . 东北地区位于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以西
D . 东北地区有中国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黑龙江省是我国一天中最早见到日出的省份
5、哈尔滨经常举行的盛大活动是( )
A . 泼水节
B . 赛龙舟
C . 冰雪节
D . 那达慕
6、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1)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2)
A . 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 . 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 . 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 . 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7、我国东北平原的土壤类型以及主要的农作物是( )
A . 黄土以及水稻、小麦、大豆
B . 红壤以及水稻、油菜、甘蔗
C . 水稻土以及水稻、甜菜、大豆
D . 黑土以及小麦、玉米、大豆
8、下列工业部门属于东北三省的主导工业的有( )
①钢铁 ②机械 ③石油 ④电子 ⑤食品 ⑥服装
A . ① ② ③
B . ② ③ ④
C . ③ ④ ⑤
D . ④ ⑤ ⑥
9、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这三省是( )
A . 黑龙江 内蒙古 辽宁
B . 吉林 辽宁 河北
C .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D . 内蒙古 吉林 辽宁
10、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白山黑水》(如图)于1997年上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白山黑水”泛指东北三省。其中的“山”和“水”分别指( ) (1)
A . 大兴安岭、松花江
B . 长白山、乌苏里江
C . 长白山、黑龙江
D . 小兴安岭、乌苏里江
(2)与中国东北三省陆上接壤的国家有( )
①朝鲜 ②韩国 ③俄罗斯 ④蒙古
(2)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11、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本区域的土壤类型及作物熟制是( ) (1)
A . 黑土地——两年三熟
B . 红土地—一年一熟
C . 黄土地—一年两熟
D . 黑土地—一年一熟
(2)本区域所在地区有我国著名的( ) (2)
A . 华北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 成都平原
(3)本区域有“山环水绕”之称,其中最东面的山是( ) (3)
A . 大兴安岭
B . 小兴安岭
C . 长白山
D . 太行山
12、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河流冬季结冰期长,其原因是( ) (1)
A . 海陆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纬度因素
D . 人为因素
(2)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农作物熟制是( ) (2)
A . 甘蔗、一年三熟
B . 水稻、一年两熟
C . 甜菜、两年三熟
D . 小麦、一年一熟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东北三省位于 纬度地区(填“低”或“中”或“高”)。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判定本区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选择填空)。
A.寒冷干燥 B.炎热多雨 C.寒冷湿润 D.炎热干燥
(2)①是 (山脉),此山以西是 (高原),此山以东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在平原北部地区发育出了肥沃的 土壤。
(3)甲是 省,在甲省有我国最大的油田 。
(4)乙省有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填工业基地的名称),是我国最重要的 工业基地(填“重”或“轻”)。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左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山脉),② (山脉),③ (海洋),④ (国家),⑤ 线(铁路干线名称)。
(2)左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我国的 工业基地,由右图沈阳、大连主要工业部门构成图可看出该工业基地以 (填“重”或“轻”)工业为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3)
A . 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B . 便利的海陆交通条件
C . 多侨乡,利于引进外资
D . 地形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