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一)

年级:七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

读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②处的海拔高于①处40米 B . ③处地形为山谷 C . ④处地形为鞍部 D . 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南方向
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有    (    )

A . 乌拉尔河 B . 基尔运河 C . 巴拿马运河 D . 苏伊士运河
3、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 B . 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 C . 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 . 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4、“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年降水量比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描述的是下列哪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 C .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5、全部位于北半球,且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

A . 非洲 B . 北美洲 C . 欧洲 D . 亚洲
6、

下图中甲、乙、丙、丁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

A . B . C . D .
7、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B .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差距的问题称为“南北问题” C . 部分发达国家资源丰富,在经济发展中无需与他国合作 D . 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均存在明显的差距
8、下列有关地球运动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B .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的变迁与公转有关 C .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D . 每天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9、已知北半球同纬度 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10、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B .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C .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D .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11、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大致南北对称分布 B . 气候类型以温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较少 C .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 . 濒临广阔的海洋,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
12、

读图,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 . 春分 B . 夏至 C . 秋分 D . 冬至
13、

读图,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 . 70°S,150°E B . 70°S,150°W C . 70°N,150°E D . 70°N,150°W
14、在北极上空俯视,北冰洋四周的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  )

A . 亚洲、欧洲、北美洲  B . 北美洲、亚洲、欧洲 C . 亚洲、北美洲、欧洲     D . 非洲、北美洲、亚洲
15、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比例尺最适合的是(  )

A . 1:1000 B . C . 4km D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16、划分地球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分别是(  )

A . 赤道、0°和 180°经线 B . 北纬  30°纬线、20°E和160°W经线 C . 0°纬线、20°W和160°E经线 D . 赤道、20°E和160°W经线
17、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应位于(    )

A . 66.5°N,20°W B . 66.5°N,0° C . 66.5°S,20°W D . 66.5°S,0°
1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

A . 英语、汉语 B . 汉语、英语 C . 汉语、法语 D . 英语、阿拉伯语
19、关于如图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甲乙两洲西部

②甲大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③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④乙大洲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⑤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穿过   

⑥甲、乙两大洲都濒临北冰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③⑥
20、关于如图宗教建筑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东地区居民大多信仰的宗教 B . 伊朗的麦加是该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C . 该宗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D . 在中国,该宗教也称清真教
21、

对照下列“大洲轮廓图”,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 甲、乙两洲的界线为苏伊士运河 B . 甲丙两洲的界线通过巴拿马运河 C . 甲乙丙丁四洲中四个大洲都有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D . 丙丁两洲的地形相似,都是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22、读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三点均位于西半球 B . ①②③三点均位于南半球 C . ①点位于③点的正西方 D . ②点位于中纬度,①③两点位于高纬度
23、“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当地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教建筑物为教堂。

材料二  该宗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的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信奉耶稣,正式经典为《圣经》,是当今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材料三  该宗教于7世纪由阿拉伯半岛上的穆罕默德创立,圣典为《古兰经》,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1)材料一表述的是      教,目前主要分布在                  ,该宗教的宗教活动在图片      中进行。

(2)材料三表述的是为      教,我国回族、      少数民族信仰该教。

(3)此外,世界三大宗教还包括      教,以它为国教的是      国,它的宗教活动在图片      中进行。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

(2)B点在A点的       方向。
(3)C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
(4)下图为天津某学校的玲玲同学不同时间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如玲玲的身高不变,请比较判断:如果是在同一天,则更接近正午的是       图;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图。

3、

主发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疫情,目前已蔓延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给许多地区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墨西哥位于 西 半球(东或西),西临 太平 洋,北边与 美 国相临.非洲西临 大西 洋.
(2)当3月份墨西哥疫情爆发时,此时墨西哥的季节是 春 季,非洲南部A地的季节是 秋 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
(3)墨西哥和非洲都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点是 全年高温 ,不同点是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
(4)图C是沿赤道的非洲地形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地形以为 高原 主,地势特征是 东高西低 .
(5)以下四幅图中,属于非洲的有 B 图和 C 图.

(1)墨西哥位于       半球(东或西),西临        洋,北边与        国相临.非洲西临         洋.

(2)当3月份墨西哥疫情爆发时,此时墨西哥的季节是        季,非洲南部A地的季节是         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墨西哥和非洲都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点是       ,不同点是        

(4)图C是沿赤道的非洲地形剖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地形以为        主,地势特征是        .

(5)


以下四幅图中,属于非洲的有       图和       图.


4、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      .(填数码)。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      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6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5)甲、乙两村落中,将来更有可能演变成为城市聚落的是      ,判断理由是      

5、

读如图四幅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四幅图表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是      

(2)假如这四个地区处于亚欧大陆,那么在大陆东岸的是            。在大陆西岸的是            

(3)这四个地区中属于冬雨夏干型的是       , 某地植被为常绿叶林,有的叶子上有蜡质保护,该地区气候类型应为      图,该气候的特征是夏季       , 冬季      

(4)我们家乡的气候特点符合这四幅图中的图       , 夏季       , 冬季      

(5)③是      气候。

6、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阴影表示人口稠密区),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A      ,B亚洲南部,C      和D北美洲东部,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填高、中、低)纬度,      (填沿海或内陆)的平原和盆地。

(2)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区人口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地区④为世界最大的平原,但此处是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之一,原因是      

(3)C处主要语言为      语,A处主要语言为      语。

(4)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会产生哪些问题?(至少写出两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