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北伐战争 ④战略大决战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①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
②中共主张和平解决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④实行“兵谏”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材料一: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材料二: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1900年日本伙同其他七个国家发动侵华战争,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入北京,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材料三:1931年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东北全部沦陷。
材料四:如图所示
材料五:1940年8月,八路军先后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请回答: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和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有人说:1840年,中国开始步入黑暗;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三、问答题(共1小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材料二: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高呼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请回答:
(1)读材料一,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哪个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3)上述材料反映出这场运动前后期的中心和主力有什么变化?
(4)我们应该从这些学生身上学习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