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9小题)
1、蛋白质、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 脱氧核苷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 . 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 .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 .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2、在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中,下列组合中均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
A . C,H,O,Zn
B . P,S,Mg
C . C,H,K,Fe
D . O,N,P,Cu
3、一般来说,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与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分别是( )
A . 水和糖类
B . 水和蛋白质
C . 糖类和蛋白质
D . 核酸和蛋白质
4、甘蔗吃起来特别甜,甘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 蔗糖
B . 麦芽糖
C . 水
D . 蛋白质
5、将有关生物组织结构为实验材料,直接制作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绿色的叶绿体
B .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原生质层清晰可见
C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多个蓝绿色的线粒体
D . 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6、2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H来自( )
A . —COOH
B . —COOH和—NH2
C . —NH2
D . 连接在C原子上的H
7、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A . 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 . 核酸、糖类、细胞、蛋白质
C . 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 . 蛋白质、核酸、糖类、细胞
8、丙氨酸的R基是-CH3 , 丙氨酸是由哪几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
A . C,H,O
B . C,H,O,N
C . N,P
D . C,H,O,N,P
9、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
A .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 .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 . 催化淀粉水解的酶
D .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
10、下列各种物质中,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 .
B .
C .
D .




11、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 C69H117O21N25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三种氨基酸:
①H2N 一 CH2 一 COOH
②H2N—(CH2)5—CH(NH2)—COOH
③HS 一 CH2 一 CH(NH2)一 COOH
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数为:( )
A . 20 个
B . 21 个
C . 24 个
D . 25 个
12、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
A .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
B .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四分子含氮碱基
C .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四分子含氮碱基
D . 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
13、下列能正确表示核苷酸结构的是( )
A .
B .
C .
D .




14、细胞内的RNA主要分布在( )
A . 细胞核
B . 细胞质
C . 细胞膜
D . 细胞壁
15、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 )
A . 乳糖和葡萄糖
B . 蔗糖和麦芽糖
C . 乳糖和蔗糖
D . 葡萄糖和纤维素
16、下列关于细胞中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糖原和脂肪都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 .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C . 有些肪质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D .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7、在晒干的谷物中,水的含量约占13%~15%,晒干过程中丢失的水分主要是 ( )
A . 自由水
B . 蒸发水
C . 结合水
D . 结晶水
18、医生常给脱水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而不注射蒸馏水或浓度更的浓盐水。这是因为( )
A . 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 .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 . Na+、C1-离子过多或过少都对红细胞有害
D .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19、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 . 与组成牛的生命系统层次相比,小麦缺少器官层次
C . 用显微镜观察到某视野右上方的目标,需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D .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20、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为( )
A . 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 . 细胞、组织、器官
C . 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1、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和海水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下列生物中与产生这种现象关系密切的是( )
A . 细菌类
B . 苔藓类
C . 草履虫
D . 蓝藻类
22、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 )
A .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容易得到
B .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 .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结构
D .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23、如图表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生理活动过程体现细胞膜的功能是( )
A . 控制物质进出
B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 选择透过性
D . 使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4、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①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②变形虫伸出伪足
③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25、科学家发现的由电压控制的钾通道,是迄今为止获得的分辨率最高的分子图像。这些通道是负责钾离子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A . 免疫功能
B . 细胞通信的功能
C . 识别功能
D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6、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C .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 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27、在细胞内,许多由膜组成的像深海中的潜艇一样、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的结构,和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
A . 高尔基体、囊泡
B . 囊泡、内质网
C . 内质网、高尔基体
D . 囊泡、高尔基体
28、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 .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B . 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C .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D .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29、科学家用显微技术去掉变形虫的细胞核后,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发现变形虫又恢复了生命活动。这说明( )
A .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
B .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
C .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30、如图所示,a、b、c表示某植物体的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则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应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1、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据图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①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a>b>c
②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
③实验后丙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④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B . 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C . 大分子有机物进入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D . 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33、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 . 分泌蛋白是通过载体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
B .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物质交换是以胞吞胞吐的方式完成的
C . 吞噬细胞的胞吞过程,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
D . 变形虫的胞吞过程,不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3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B . 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C . 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澄清速度与温度相关
D . 洗衣时用适宜温度的温水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
3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 . ATP在细胞内含量多以满足生命活动需要
C .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 . 细胞主动运输时,伴随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36、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①和④
B .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
C . 人体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④释放的能量多
D .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37、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谷氨酸棒状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 . 与蓝藻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 . 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D . 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完全不同
38、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成丙酮酸的过程一定生成ATP
B . 生成CO2的过程不一定生成ATP
C . 无氧条件下会生成乳酸
D . 生成等量的CO2,有氧条件比无氧条件消耗的葡萄糖少
39、在做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某同学发现滤纸条上层析出的四条色素带的颜色都较浅,分析其中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提取色素时忘了加少量的二氧化硅
B . 提取色素时加的无水乙醇量偏多
C . 所用材料不新鲜,放置时间过久
D . 画滤液细线时没有重复画1一2次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1、回答有关人体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的问题。图1为人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人体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膜面积的变化图。
(1)图1中“9”的名称是 ,其生理作用是与有丝分裂有关。
(2)图中“7”的名称是 ,蛋白质产生旺盛的细胞中7的含量比较多。
(3)含有DNA的结构是图中的 (填序号)。
(4)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通过观察发现合成的含35S的蛋白质在细胞的结构间移动过程中,会使几种生物膜面积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请写出图2中1、2、3依次代表的结构名称是 、 、 。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 ③心肌细胞 ④口腔上皮细胞
2、图是细胞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物质分别是:A: ,B:
(2)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 ].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
(4)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 .
(5)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6)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7)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 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3、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Ⅰ阶段必须在 (填“有光”/“无光”)条件下才能进行,故称为 阶段。
(2)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②] 。
(3)图中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H]和(③] ,叶绿体中[③]水解成ADP和Pi的场所是 。
(4)在适宜条件下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若突然减少[④] 的供应,则(CH2O)生成量将 (填“增加”/“减少”/“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