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1 基因工程 1.3基因工程的应用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2小题)
1、MyoD是成肌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蛋白.将MyoD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成纤维细胞就能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Ca2+处理成纤维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
B . MyoD基因只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
C . 骨骼肌细胞只表达MyoD的基因
D . MyoD基因在正常成纤维细胞中不表达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 . 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 .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 .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3、中国新闻网报道,阿根廷科学家近日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头携带有两个人类基因的牛,因此有望生产出和人类母乳极其类似的奶制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黏性末端的碱基对连接起来
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4、下列实践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 )
A . 选择“工程菌”来生产胰岛素
B . 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C . 人工诱导多倍体
D . 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是否含有病毒
5、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手段
B . 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C . 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改造
D . 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
6、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A .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 .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 .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 .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7、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北美常见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成年后会出现肺气肿及其他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导入羊的受精卵,最终培育出能在乳腺细胞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从而更容易获得这种酶。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作用是便于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B . 将目的基因导入羊膀胱细胞中,将会更加容易得到α1抗胰蛋白酶
C . 培养出的转基因羊的所有细胞中都含有该目的基因,故该羊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也都能产生α1抗胰蛋白酶
D . 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过程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作用
8、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耐盐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全部未知的,可用PCR技术得到
B . 可通过农杆菌的感染以实现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C . 含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可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
D . 可用较高浓度的盐水浇灌来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9、现在转基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前不久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进入市场,旨在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水产产业,不过这种转基因三文鱼目前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马饲养。关于转基因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B .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类史上很多难题,是有利无害的
C . 现在很多转基因食品包装都有警示标志,就是提示潜在的安全性
D . 转基因食品比传统食品营养更丰富,因此在不久之后转基因食品会替代传统食品
10、我国上海研究所合成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呔多糖(类似人类中的糖蛋白)。如要采用基因工程和发酵技术让微生物来生产有生物活性的脑啡呔多糖,应选哪种微生物为受体细胞( )
A . 大肠杆菌
B . 大肠杆菌质粒
C . T4噬菌体
D . 酵母菌
11、科学家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筛选出抗冻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烟草(假定抗冻蛋白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烟草的体细胞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图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抗冻蛋白基因的整合位点);让这些含两个抗冻蛋白基因的烟草自交,后代冻蛋烟草和普通烟草(不含抗冻蛋白基因)的比值分别是( )
A . 1:0 3:1 15:1
B . 3:1 3:1 9:6:1
C . 1:0 1:1 9:6:1
D . 1:1 3:1 15:1
12、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B .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 . 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D . 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1、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奖。工业上青蒿素一般从青蒿植株中提取,产量低,价格高。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等为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青蒿提供了思路。科学家先通过紫外线处理大量青蒿幼苗后,偶然发现一株高产植株。通过基因测序发现该高产植株控制青蒿素合成相关的一种关键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1)提取了高产植株的全部DNA后,要想快速大量获得该突变基因可以采用PCR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 。
(2)如果用青蒿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双链cDNA片段,用该双链cDNA进行PCR扩增,进行了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以产生约为 个DNA分子,该双链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就叫做青蒿的 ,获得的cDNA与青蒿细胞中该基因碱基序列 (填“相同”或“不同”)。
(3)将获得的突变基因导入普通青蒿之前,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图1、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 ,构建好的重组质粒在其目的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启动子,启动子是 识别结合位点。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蛋白质,应采取 技术。目的基因导入组织细胞后,通过 技术培育出青蒿幼苗。
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致西方发达国家把它列为第三号“杀手”。治疗该病的胰岛素过去主要从动物(如猪、牛)中获得,自20世纪70年代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高新技术生产胰岛素,其操作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可概括为“四步曲”,即 、 、 、 。
(2)图中的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内,在基因工程中通常被用作 ,从其分子结构可确定它是一种 。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在 酶的作用下,把图中甲与乙拼接起来(即重组)。
(4)细菌进行分裂后,其中被拼接起来的质粒也由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质粒的这种增加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目的基因通过活动(即表达)后,能使细菌产生治疗糖尿病的激素,这是因为基因具有控制 合成的功能,它的过程包括 。
3、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下(图中的■代表基因前的启动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loxP是一种只有34个碱基对构成的小型DNA片段,是有两个13个碱基对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个碱基对序列共同组成,自身不会表达,插入质粒后也不影响原有基因的表达,其碱基序列如下:
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此序列并在箭头处切开loxP,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 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
(2)将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作为标记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原理是 。
(3)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没有用途,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问题是 。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由于 的原因,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4)loxP序列是有方向性的。如果经Cre酶处理后,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反向连接在质粒一上,则原来质粒一中这两个loxP序列的方向是________。 (4)
A . 两个都是正向
B . 两个都是反向
C . 一个正向一个反向
D . 与方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