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
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 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 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 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下列反应中可判断为可逆反应的是( )
A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氢气和氯气
B . 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氨气,同时氨气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
C . 单质溴可以置换出碘,氯气又可以置换出溴
D .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盐酸和氧气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 A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 .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 .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2∶3∶2
4、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
N2(g)+2CO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 . 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反应已经停止
C . v正(NO)=v正(CO2)时,说明达到了化学平衡
D . 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5、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 , 发生反应:NO2+SO2
NO+SO3 , 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 . NO2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 . 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NO2和SO2的总物质的量
D . 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6、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X2(g)+Y2(g)
2XY(g)已达到平衡的是( )

A .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C . XY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D . X2和Y2的消耗速率相等
7、如图所示是425℃时,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①中t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
B . 图①中t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图②中的逆反应为H2(g)+I2(g)
2HI(g)
D . 图①②中当c(HI)=3.16 mol·L-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8、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a和氨气的体积分数b之间的关系是( )
A . a>b
B . a=b
C . a<b
D . 无法确定
9、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 , 当反应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 . 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
B . SO2为0.25 mol·L-1
C . SO2、SO3均为0.15 mol·L-1
D . SO3为0.4 mol·L-1
10、下列措施,能使煤炭燃烧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是( )
A . 多加煤以使炉火更旺
B . 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
C . 做蜂窝煤时常在煤中掺和一些黄泥
D . 把煤粉碎,在煤粉燃烧器中燃烧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将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
2HI(g)(正反应放热),反应经过5 min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0.5 mol·L-1 , 碘蒸气的浓度为0.25 mol·L-1。请填写以下空白:

(1)v(HI)= ;v(H2)= ;氢气的起始浓度= 。
(2)若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则平衡浓度c(HI)、c(I2)、c(H2)的关系是 (填“相等”“211”或“均为恒量”)。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
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 。

(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
A . 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 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
E .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在某一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的CO和0.2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反应速率为 ;反应达到平衡时,c(H2)= 。
(2)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
①CO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和CO2减少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②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③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3)如一开始加入0.1 mol的CO、0.1 mol的H2O、0.1 mol的CO2和0.1 mol的H2 , 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H2O)= 。
4、H2O2不稳定、易分解,Fe3+、Cu2+等对其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两种实验装置。
(1)若利用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 现象,从而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利用图2实验可进行定量分析,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2)将0.1 mol MnO2粉末加入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H2O2溶液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