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8小题)
1、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当用力大小不同时,会听到不同 的声音。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法在医学上称为“叩诊”。这种检查方法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2、眼镜店里的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来清洗眼镜上的污垢;现代生活中的小汽车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3、上课时,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个实验,小明同学回家后,也动手做了一下这个实验。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如图所示,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
4、在体检测视力时,眼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由于空间限制,需借助平面镜测试,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如图所示,则被测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m 。小明在视力检查中被医生检测得了近视眼,他应配戴 透镜制作的眼镜校正。
5、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一个共性是 。
6、将牛奶制成奶粉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 。
7、请根据以下现象,在空栏中填写相应的物理知识。
现 象 | 物 理 知 识 | |
1 | 堆在外面的雪人,没有看到融化,但是雪人却逐渐变小 |
|
2 | 水中的“蓝天白云” |
|
8、甲、乙两正方形物体质量之比为3:2,边长之比为2:3,甲、乙两物体体积之比为 ,密度之比为 。
二、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 液化
B . 汽化
C . 凝华
D . 升华
2、下列各种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 . 人心脏跳动一次
B . 人正常呼吸一次
C . 人打一个哈欠
D . 眼睛迅速眨一次
3、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
A . 500 kg
B . 50 kg
C . 5 kg
D . 0.5 kg
4、某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
A . 声源处
B . 传播过程中
C . 人耳处
D . 声源和人耳处
5、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小聪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他看到外面景物的范围 ( )
A . 变小
B . 变大
C . 不变
D . 先变大,后变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医院杀菌使用的是红外线
B . 紫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
C . 电视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
D . 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
7、在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3),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传声”
B . 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 . 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被
D . 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8、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害物质的气体( )
A .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9、关于铝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由公式ρ=m/V可知,质量大的铝块比质量小的铝块密度大
B . 由公式ρ=m/V可知,体积小的铝块比体积大的铝块密度大
C . 铝块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D .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铝块的密度大小取决于铝块的质量或体积大小
10、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 )
A .
B .
C .
D .




11、妈妈买了一块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第二天当她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冻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其成因是( )
A . 豆腐冷缩而成的
B . 豆腐膨胀而成的
C . 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成的
D . 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成的
12、下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凝固点是50℃
B . 这种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是50℃
C . 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在图中画出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再从三棱镜射出的大致光路图。
2、如图所示,点S为光源,P为不透光的挡光板,下面为平面镜,试画出在P的右侧能够看到S的像的范围。
四、 实验题(共3小题)
1、在图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温度计乙的读数是 ℃。
2、在探究“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
(1)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然后作出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由此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实验即将结束,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 ,但温度 。
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 0° | 30° | 45° | 60° |
水中的折射角r | 0° | 22° | 32° | 40° |
玻璃中的折射角β | 0° | 17° | 24° | 30°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比如: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跟着增大。
请你再写出一条:
五、 计算题(共2小题)
1、放寒假了,小吴同学坐早上9点45分钟的汽车从揭西去广州看外公外婆,汽车的平均速度为80km/h,若揭西到广州的距离大约是320km。问:
(1)小吴同学坐车到达广州需用了多长时间?
(2)小吴同学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广州?
2、有一个由纯金属制作的球,质量是84 g,体积是8 cm3 , 求该金属球的密度,并根据下表,说明它是什么物质?一些金属特性数据:
金属 | 密度/(×103kg/m3) | 熔点/℃ | 比热容/[J/] | 导热性能 | 导电性能 |
铝 | 2.7 | 660 | 0.8 8 | 4 | 4 |
钢铁 | 7.9 | 1540 | 0.46 | 8 | 7 |
铜 | 8.9 | 1083 | 0.39 | 2 | 2 |
银 | 10.5 | 961 | 0.24 | 1 | 1 |
铅 | 11.3 | 327 | 0.13 | 9 | 9 |
金 | 19.3 | 1063 | 0.13 |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