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彭水县2007-2018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荷的运动形成电流
B . 电子的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C .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 . 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
2、以下说法中与事实最为符合的是( )
A . 一节新的7号南孚电池电压为1.5V
B .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40℃
C . 空调的电流约为220A
D . 通过技术改进,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3、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能用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电压的是( )
A .
B .
C .
D .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 L1断路
B . L1短路
C . L2断路
D . L2短路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差变大
B . 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和变大
C .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
D .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
6、电磁炉采用的是智能风扇,会将残余的热量及时放出.使用后温度在40℃﹣50℃左右,及时排热是保障线路板正常运转的唯一途径.电磁炉起动后风扇就开始工作,随后加热装置工作;当电磁炉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后,风扇还会继续转动.(注:电磁炉加热装置用电热丝代替)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B .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D . 玫瑰园花香阵阵,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图中各电路元件的连接均正确,两个小灯泡均正常工作,甲、乙为两个电表,则( )
A . 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
B . 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C . 甲、乙都为电流表
D . 甲、乙都为电压表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
2、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 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如图.由图可知,A的电阻是 Ω.若将A、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干路中的电流是 A.
4、将气球与毛衣摩擦后,靠近头发,头发“飞”了起来,如图所示,说明带电体可以 .此时气球带负电,是因为气球 (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5、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 V.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灯泡 串联;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灯泡 并联
7、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1)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 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 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强利用图甲所示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连接实验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3)小强连接了如乙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4)小强为了测量B处的电流,将乙图中导线1的右端从b处取下,连接在a处,你认为他这样 (选填“能”或“不能”)顺利测出B处的电流.
(5)按照正确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小强记录A、B、C各点的电流值如表所示,得出了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
A点电流IA/A | B点电流IB/A | C点电流IC/A |
0.3 | 0.3 | 0.6 |
请你对上述结论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意见: .
2、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 (选填“A”或“B”)处.
(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① ,② .
(4)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 .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5)若电流表的示数突然变为0,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经检查,电表和导线无故障,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6)若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 不变
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小吴老师引导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1)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导体材料、长度、温度、 等有关.
(2)实验时,若想探究导体的长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可选如上图所示的 图.
(3)测量时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作出了电阻丝的电阻与电阻丝的长度的关系图象,如下图甲所示.分析图象可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是 .
(4)在实验过程中小黄组的电流表损坏了,但聪明的小黄同学就将探测的电阻丝接入图乙中的AB两点之间,并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来粗略比较电阻大小,这种物理研究方法叫 法.
(5)小黄组的同学觉得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阻大小时,认为观察不明显,于是小黄组的同学找老师换来新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对图乙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其中小兵同学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小勇同学在原电路中串联入电流表,你认为 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忽略灯丝电阻变化).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3V,电阻R2的阻值为5Ω,求:
(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
(3)电阻R1的阻值.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l的示数为0.4A,电流表A的示数为1A,求:
(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电阻R2的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