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9课《黔之驴》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6小题)
黔无驴 好事者 远遁
窥之 稍近益狎 以为且噬己也
庞然大物 憖憖然 他日 虎大骇
益习其声 驴不胜怒 计之曰 技止此耳
二、问题理解(共14小题)
三、课文阅读(共1小题)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 , 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
四、拓展阅读(共1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