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①文学审美活动是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文学作品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和审美体验。②同样,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审美体验也会有较大的差别,③这些差异造成了人们不同的审美习惯,⑤不同的文学作品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⑥女性视角下的审美体验与男性又有所差异,④也直接影响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
二、字词书写(共1小题)
希拉穆仁草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它南迎呼和浩特的暖风,北聆百灵庙的钟声,温wǎn地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平顶山的山顶,海拔2158米,山体四周是陡峻的山坡,山顶面积却达3.6万亩,坦荡如dǐ。草原的夏秋季节,芳草依依,花香遍野,流云如丝,天蓝如盖,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旷神怡。
|
|
蜚声中外 | 心旷神怡 |
dǐ | wǎn |
坦荡如 | 温 |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四、句子默写(共1小题)
①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② ,拾此充饥肠。(白居易《观刈麦》)
③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④ ,元是今朝斗草赢。(晏殊《破阵子》)
①《渔家傲·秋思》中表现作者饮酒思乡,感慨战火未息,归期遥远的句子是: , 。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巧用典故希望自己能得到重用的句子是: , 。
五、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豆腐西施杨二嫂
鲁迅
母亲站起身,出去了。门外有几个女人的声音。我便招宏儿走近面前,和他闲话:问他可会写字,可愿意出门。
“我们坐火车去么?”
“我们坐火车去。”
“船呢?”
“先坐船”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
(人教版节选自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我的神情举止变化:吃了一吓→① →愈加愕然→② →③
①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②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冬眠的奥秘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人生难活一份“静”
路来森
①人生在世,俗事缠身。为生活而忙绿,为名利而追逐,再加上红尘喧嚣,“静”就成了一份难得的享受。有时候,很羡慕乡下的那些老人。冬春时节,农事不忙,他们喜欢晒太阳。拿一只脚凳,坐在篱笆下、南墙根、柴草垛前,老棉袄一揣,旱烟袋一端,一袋一袋地抽着。闲话家常,或者就只是眯着眼,任煦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懒洋洋的,一蹲就是一个上午。抬头望望太阳,午饭时间已至,于是拿起脚凳,姗姗归家而去。生命里透着一份从容和潇洒。
②其实,这些人并不富有,粗茶淡饭,布衣旧衫,可他们懂得顺乎自然,顺乎性情,不贪婪,不岢求,于是心中无欲。无欲则心静,心静则体闲,晒晒太阳,便也成了一件心满意足的事情。说到底,这些人终是因了心态正,不失真。
③《菜根潭》的作者洪应明说:“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则悠然共逝,雨滴则冷然俱清,鸟啼则欣然而会,花落则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生机。”
④心动,则物欲生;物欲生,则心愈难静;心难静,则杂念丛生。若然心静,则自然万物皆成佳景。看白云,则白云悠悠,一派悠闲;看新雨,则新雨冷然,一派清爽;看花开,则花开潇然,一派灿烂;听鸟鸣,则鸣声欣然,一派欢愉。世间万物,皆成佳境;世间真情,俱成美好。
⑤身边有一帮“文人”,特别喜欢聚会。终日呼朋引伴,招引欢谈。餐桌上,喜欢议论是非,臧否人物,似乎天下唯我独尊。这些人似乎什么都“能”,就是不能坐下来认真地写写文章,就是不能写出上好的文章。
⑥其实,真正的文人是耐得住寂寞的。一向心如止水,安静得很。在寂寞和安静中,用生命的火燃烧自己,照亮前路;在精诚进取中,创造着辉煌。
⑦钱钟书,博闻强记,聪颖明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沉浸在书山文海之中,聚沙成塔,终成皇皇巨著《管锥编》。晚年的孙犁,深居简出,粗茶淡饭,过得纯然是一介布衣生活。人们见到的孙犁,也只是室内读书,户外散步而已。可孙犁,就是在静默中阅读,在静默中思考,以一颗淡定平静的心,对抗着世俗的喧嚣。看看孙犁晚年的那些作品吧,无论是《芸斋小说》,还是《乡里旧闻》,篇幅不长,都散淡得不得了,也真诚得不得了。特别是他那套《耕堂读书记》,书海捞珠,发论深刻,篇篇都饱满得不得了,深邃得亦不得了。孙犁太静了,静出一份寂寞,静出一份孤独。可他却让自己的生命在孤独寂寞中开出了芬芳的花。花香,足以流芳百世。
⑧人生难活一份“静”,谁守住了心中的那份宁静,谁就处世坦然,万古清芬;谁就成为君子贤哲。
(选自《思维与智慧》)
【链接一】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诸葛亮《诫子书》译文)
【链接二】古今许多伟大人物常能在仓皇扰乱中从容应付事变,丝毫不觉张皇,就因为能镇静。“静”是一种内心的修炼。现代生活忙碌,而青年人又多浮躁。你站在这潮流里,自然也难免跟着旁人嚷。不过忙里偶然偷闲,闹中偶然觅静,于身于心,都有极大裨益。(朱光潜《谈静》)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丙】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①躬耕于南阳
②不以臣卑鄙
③遂诣亮
④为我擒也
⑤夙夜忧叹
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七、命题作文(共1小题)
(一)随着长大,亲人朋友不能永远牵着我们的手,不能永远告诉我们怎么走,只能时刻叮嘱我们说“走路小心点”,我们可能会不时厌烦这句话,但就是因为这繁琐而枯燥的话语却时时带动我们的脚步,使我们走得更稳,不会摔跤……,请你以“难忘_______的叮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二)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
请以“习惯”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